[发明专利]沿空留巷巷旁适量让压不等强组合充填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8287.1 | 申请日: | 201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宁建国;于斌;吴笛;马鹏飞;杨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巷旁 适量 不等 组合 充填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沿空留巷巷旁适量让压不等强组合充填结构,由上下两层充填体组合而成,上层充填体采用强度低变形量大的充填材料,下层充填体采用强度较高的充填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层充填体充填高度为h1,它是用宽为0.4-0.6米、长1.2-1.5米的矸石袋堆积起来的,矸石袋中装有质量比为1∶1.7∶5的水、水泥和碎矸石混合物,要求该混合物初凝时间为30-40min,终凝时间1.5-2.5h,终凝后矸石袋抗压强度达到2-3MPa;28天后矸石袋抗压强度达到10-20MPa;
所述的下层充填体是一个膏体充填墙,充填高度为h2,膏体充填墙由质量比为1∶0.3∶0.2∶0.5∶0.2∶0.3∶0.6的水、水泥、废石膏、高炉矿渣、废石灰、粉煤灰和矸石粉混合物形成的;要求膏体充填墙材料的抗压强度1天达到5-10MPa,3天达到10-20MPa,7天达到20-28MPa,28天达到30-35Mpa;
上述充填高度h1和h2由以下方法确定:
第一步:根据采高值和直接顶厚度计算岩梁实际沉降值SA
SA=h-mz(KA-1)
式中:
h-采高;
mz-直接顶厚度;
KA-岩梁触矸处下部已冒岩层的碎胀系数,取1.25-1.35;
第二步:根据岩梁实际沉降值SA计算上层充填体充填高度h1
h1=α0SA/α
式中:
α-上层充填体让压系数,取0.2;
α0-让压安全系数,取1.5;
第三步:根据采高h和上层充填体高度h1计算下层充填体充填高度h2
h2=h-h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井下巷道开挖后进行锚、索、网、带支护和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6)支护,同时布置工作面,井下工作面(7)布置之后开始正常割煤、回柱,割煤后形成采空区(12);
第二步:在留巷(9)内使用单体液压支柱作为超前支护(5)加铰接顶梁支护,在留巷侧充填宽度内再用木支柱(11)进行支护加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超前支护(5)处增加单体液压支柱,加强为滞后支护(14);滞后支护(14)和木支柱(11)共同承担了下层充填体凝结前顶板的初期来压;
第三步:同时地面开始备料,准备充填材料运至留巷内,充填材料注入喷浆机(3)内加水搅拌均匀;
第四步:在工作面后方支设临时支护(13)和充填模板(8),充填高度为h2,由喷浆机(3)通过喷浆管道(4)将下层充填体的充填材料注入到充填模板(8)上进行膏体充填,作为下层充填体(1);
第五步:待下层充填体(1)的膏体充填体凝固后,在膏体充填体上充填矸石袋并紧密排列,堆砌到顶板,形成上层充填体(2);
第六步:待上层充填体(2)的矸石袋凝固2-3天之后,撤去临时支护(13),同时回收工作面后方200米范围之外的除巷旁两侧的滞后支护(14),上层充填体(2)和下层充填体(1)形成不等强组合充填体(10);
第七步:同时,随着工作面推进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2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