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6089.1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关田健太郎;藤原一夫;小岛充;寺田保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再循环 控制器 | ||
1.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用于执行EGR控制,以便通过致动器(61)在排气行程之外的行程内的操作,打开内燃机(10)的排气阀(34),将一些排气返回到燃烧室(15z)并使其再次燃烧;
其中EGR控制通过操作所述致动器(61)以便在所述排气阀(34)根据与阀操作凸轮轴(41)同步转动的可变凸轮构件(50)的凸轮轮廓致动的状态和所述排气阀(34)根据所述凸轮构件(50)的凸轮轮廓不进行致动的状态之间转换来接通或关断;
控制部分(100),用于使用至少发动机速度(Ne)和节流装置开度(TH)作为参数以根据EGR操作范围映射(101)来控制所述致动器(61);
所述控制部分(100)在满足燃料切断条件时在车辆(1)减速过程中切断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
燃料切断条件通过由车辆速度(V)、发动机速度(Ne)和节流装置开度(TH)确定的燃料切断映射来确定,并被设置成如果所述发动机速度(Ne)在较低规定值(NeL)以下时,结束燃料喷射切断,并重新进行燃料喷射;并且
构成EGR操作范围映射(101)的EGR操作范围(D)的发动机速度(Ne)的最低值(Ne1)被设置成比燃料切断条件的较低规定值(NeL)高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61)能够使得附接到所述阀操作凸轮轴(41)的可变凸轮构件(50)滑动,以便以能够轴向滑动而不相对转动的方式操作所述排气阀(34);
所述EGR控制通过滑动所述可变凸轮构件(50)使其与所述排气阀(34)接合或脱离接合的所述致动器(61)来接通或关断;以及
在所述EGR控制关断时,所述排气阀(34)通过固定到所述阀操作凸轮轴(41)上且与排气摇杆臂(44e)接合的排气凸轮凸角(42e)操作,在所述EGR控制接通时,所述排气阀(34)通过所述可变凸轮构件(50)和与所述排气摇杆臂(44e)接合的排气凸轮凸角(42e)两者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作为启动燃料切断速度逐渐降低控制来逐渐减小燃料切断速度的正时的较高规定值(NeH)设置成在构成所述EGR操作范围(D)的发动机速度(Ne)的最低值(Ne1)和所述燃料切断条件的较低规定值(NeL)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作为启动燃料切断速度逐渐减小控制来逐渐减小燃料切断速度的正时的较高规定值(NeH)设置成在构成所述EGR操作范围(D)的发动机速度(Ne)的最低值(Ne1)和所述燃料切断条件的较低规定值(NeL)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所述较高规定值(NeH)和所述最低值(Ne1)之间的差别大于所述较低规定值(NeL)和所述较高规定值(NeH)之间的差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部分(100)在启动所述燃料切断速度逐渐减小控制时启动计数器,并且在所述计数器达到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分(100)结束所述燃料切断速度逐渐减小控制和燃料切断,以便重新进行燃料喷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所述EGR操作范围映射(101)通过包括所述发动机速度(Ne)和节流装置开度(TH)的2D映射限定;以及
所述EGR操作范围(D)通过将具有低发动机速度(Ne)和高节流装置开度(TH)的几乎三角形规定范围从其中所述发动机速度(Ne)位于规定范围(Ne1-Ne2)内且所述节流装置开度(TH)位于规定范围(0-TH2)内的矩形中排除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控制器,其中,所述EGR操作范围映射(101)通过包括所述发动机速度(Ne)和节流装置开度(TH)的2D映射限定;以及
所述EGR操作范围(D)通过将具有低发动机速度(Ne)和高节流装置开度(TH)的几乎三角形规定范围从其中所述发动机速度(Ne)位于规定范围(Ne1-Ne2)内且所述节流装置开度(TH)位于规定范围(0-TH2)内的矩形中排除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0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牵引装置
- 下一篇:用于实现药瓶拐角处传送的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