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I MOS晶体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5009.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毕津顺;罗家俊;韩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i mos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晶体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SOI 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晶体管浮体效应的体接触SOI MOS晶体管。
背景技术
SOI(Silicon On Insulator)是指绝缘体上硅技术,SOI技术是公认的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半导体技术之一。SOI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体硅材料的不足,充分发挥了硅集成电路技术的潜力,正逐渐成为制造高速、低功耗、高集成度和高可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SOI MOS根据有源体区是否耗尽分为部分耗尽SOI MOS(PDSOI)和全耗尽SOI MOS(FDSOI)。一般来说全耗尽SOI MOS顶层硅膜比较薄,薄膜SOI硅片成本高,另一方面,全耗尽SOI MOS阈值电压不易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部分耗尽SOI MOS。部分耗尽SOI MOS的有源体区并未完全耗尽,使得体区处于悬空状态,碰撞电离产生的电荷无法迅速移走,这会导致SOI MOS特有的浮体效应。对于SOI NMOS沟道电子在漏端碰撞电离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空穴流向体区,SOI MOS浮体效应导致空穴在体区积累从而抬高体区电势,使得SOI NMOS的阈值电压降低继而漏电流增加,导致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dVd有翘曲现象,这一现象称为Kink效应。Kink效应对晶体管和电路性能以及可靠性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在晶体管设计时应尽量抑制。对于SOI PMOS,由于空穴的电离碰撞电离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远低于SOI NMOS,因此SOI PMOS中的Kink效应不明显。
为了解决部分耗尽SOI NMOS,通常采用体接触(body contact)的方法将“体”接固定电位(源端或地),常用的体接触结构有T型 栅结构,H型栅结构和BTS结构,参考图1、图2、图3。现有技术中的T型栅、H型栅技术由于P型Si区体电阻的存在而不能有效抑制浮体效应,而沟道越宽体电阻越大,浮体效应越显著。BTS结构直接在源区形成P+区,其缺点是源漏不对称,使得源漏无法互换,有效沟道宽度减小,并且,源端的接触引进了较大的寄生电容,使得器件性能变差。
因此,希望可以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体接触SOI MOS晶体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接触的SOI MOS晶体管,所述SOI MOS晶体管为对称结构,源漏两端可以互换,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浮体效应,解决漏区和源区不对称问题,减小长沟道晶体管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的影响,减小侧向泄漏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SOI MOS晶体管,包括:
形状连续的器件有源区,形成于SOI衬底的SOI层中;
栅极,跨器件有源区延伸;
源区和漏区,分别位于栅极两侧的器件有源区中;
体接触有源区,独立于器件有源区,并且通过不到底隔离电连接到栅极之下的沟道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抑制浮体效应,解决源漏不对称问题;
2)减小长沟道晶体管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的影响;
3)减小侧向泄漏电流。
4)源漏两端可以互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T型栅结构SOI MOS晶体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H型栅结构SOI MOS晶体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BTS型栅结构SOI MOS晶体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单端体接触SOI MOS晶体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端体接触SOI MOS晶体管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的复合壳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