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4125.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荣;王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3/38 | 分类号: | A61K33/38;A61K47/02;A61K47/12;A61K47/48;A01N59/16;A01P3/00;A61P31/04;A61K3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抗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物抗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乳酸菌、Ag纳米颗粒和磁性Fe3O4纳米颗粒组成,其中,Ag纳米颗粒包覆在磁性Fe3O4纳米颗粒表面组成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通过氢键负载在乳酸菌表面。
2.一种生物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反向胶束法在磁性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银纳米颗粒,形成黑色的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表面覆盖氨基化基团,然后与乳酸菌发酵溶液充分接触,使乳酸菌表面负载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为采用共沉淀法以Fe2+、Fe3+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反向胶束法在磁性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银纳米颗粒包括如下步骤:
I、将Fe3O4纳米颗粒与含有Triton 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的油包水微乳液相混合,再掺入硝酸银溶液,反应30分钟;
II、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3-8小时,然后加入过量丙酮使溶液中的产物沉淀;
III、收集步骤2所得沉淀,乙醇和水洗涤,外置磁场收集黑色沉淀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与Triton 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的摩尔比为1:14:14:7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表面覆盖氨基化基团的方法具体为将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与乙醇溶液混合,搅拌2-12h后用水和乙醇洗涤,外置磁场收集即得,其中,所述乙醇溶液含5v/v%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5v/v%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g/mL计,所述Ag/Fe3O4复合纳米颗粒与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10。
9.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生物抗菌剂。
10.权利要求1或9所述生物抗菌剂在抑制致病菌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或枯草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1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