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通信的高速公路行车管理和诱导指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3259.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7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嘹亮;赵琳洁;周琳;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亿力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9;G08G1/0962;H04L29/08;H04M11/00;H04W4/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通信 高速公路 行车 管理 诱导 指挥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可应用于超速行车管理和雾、雪天气时高速公路行车诱导指挥,也可用于高速公路行车过程控制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路网不断增加,互通性不断增强,交通流量迅速增长。然而,高速公路在发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超速行驶及在团雾、雪天等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其现场之惨烈、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是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所不能比拟的。
据统计高速公路上由于超速和雾、雪天行驶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
为了解决超速的问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者在一些重点路段和重要位置安装了摄像头和测速雷达,通过雷达测速来发现超速车辆,通过拍照来取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投入资金大,但是可观测的范围小,测速容易收到干扰,测速不准确,雾、雪天时摄像头看不清,还有些违规的司机故意遮挡车牌,使摄像头拍不到车牌,管理员难于发现。
遇到持续大雾、下雪天,行车出现障碍,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通常的作法,就是“封路”。封路导致车辆出行受阻、交通中断等。让高速公路丧失了应该发挥的作用。雾、雪天是高速公路的第一杀手,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者的共识,加强超速行驶、团雾、下雪天恶劣天气条件下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了让高速公路在雾、雪天也可以行车,管理部门除了采用“封路”以外,还采用了如下措施:
第一种措施是雾雪天开行引导车。路政人员驾驶能望近百米的引导车,将几十辆车安全带出雾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是行车效率低,因为可见距离限制,每次 可以引导的车辆数量少;二是速度慢,为了让后面的车辆跟上,必须放慢速度;三是危险性大,前后车数量多、跟得紧,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第二种措施是在高速公路沿线全程敷设电缆、安装高亮度LED雾灯进行行车诱导。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投入大,工程施工、电缆敷设、设备材料等方面投资大,能源消耗大,如果利用太阳能,天气不好时,太阳能也很难满足使用需要;人工管理困难,距离远,检修、维护不方便,维护成本大。
第三种措施是在公路沿线两侧安装可变情报标志LED大屏幕,在大屏幕上安装移动通信GPRS数据模块,由管理部门发布交通状况、气象、事故、施工、诱导等信息,提醒驾驶员行车注意。这种方法的缺点有三:一是发布信息要由人工操作,信息来源不实时、不准确,且信息内容粗放、数量少;二是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专心开车、很难看全看清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因此对行车指导作用有限;三是由于大屏安放位置高,造成安装、检修、维护困难。
综上,现有的几种措施由于不能有效解决高速公路超速行驶的问题,不能及时获得雾雪天时的路况信息、车辆行驶状况信息,因此不能对车辆行驶给予明确的指引,无法保证行车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的高速公路行车管理和诱导指挥系统及方法,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道路状况、车行状况,对雾、雪天高速公路行车进行有效指导,指导驾驶员在雾、雪天安全行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移动通信的高速公路行车管理和诱导指挥系统,包括调度平台、诱导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平台包括:调度服务器和管理座席;调度服务器包括:通信模块、调度应用模块和网络互联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诱导终端发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输出给调度应用模块,该调度应用模块,用于将通信模块发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归类,得到精确的道路、车辆信息,形成行车实况地图,并将行车实况地图发送给网络互联模块和管理座席;该网络互联模块,用于将高速公路行车实况地图通过互联网发送出去或与其他调度平台信息共享;该管理座席,是信息服务人员根据高速公路行车实况地图为驾驶员提供行车诱导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亿力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亿力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