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504.6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晏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4;G06F3/048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解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屏幕解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现有的屏幕解锁技术主要有:(1)将解锁图像移动到预定位置或沿着预定路径移动解锁;(2)按住键盘上某个特定的按键实现屏幕解锁。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用户需按照预定的轨迹或方式实现解锁,解锁过程缺少趣味性,无法体现移动终端的智能型,无法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方便地实现屏幕解锁且增加解锁趣味性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移动终端的解锁界面中提供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获取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解锁界面中输入的轨迹以及所述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轨迹时所述目标物体所处的瞬间位置;判断所述轨迹是否同时经过每个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如果判断所述轨迹同时经过每个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则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通过连接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实现屏幕解锁,操作简便,实现简单,且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趣味性,更好地体现移动终端的智能型,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的解锁界面中提供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解锁界面中输入的轨迹以及所述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轨迹时所述目标物体所处的瞬间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轨迹是否同时经过每个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以及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轨迹同时经过每个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连接多个移动的目标物体实现屏幕解锁,增加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趣味性,同时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型,以及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