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溴吲哚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0588.1 申请日: 2012-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3387530A 公开(公告)日: 2013-11-13
发明(设计)人: 李立奇;李瀛 申请(专利权)人: 李立奇;李瀛
主分类号: C07D209/30 分类号: C07D209/30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晋
地址: 730000 甘肃省***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吲哚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讲是关于5-溴吲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来曲普坦,英文名称Eletriptan,化学名(R)-3-[(1-甲基-2-吡咯烷基)甲基]-5-[2-(苯磺酰)乙基]-1H-吲哚,结构如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1,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的,2001年05月首次在澳大利亚上市,同年在丹麦、挪威、瑞典、瑞士上市,2002年在英国上市,主要适用于成人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它是有效的血管选择性5-HT1B和神经元5-HT1D受体激动剂,对5-HT1D受体的亲和力比舒马普坦(Imigran,Imitrex)高6倍,对5-HT1B的亲和力比舒马普坦高3倍,对颈动脉、冠状动脉和股动脉血管床的选择性高于舒马普坦。此外,它还可抑制动物硬脑膜中的神经性炎症。它可能通过收缩颅内血管并抑制神经性炎症来发挥抗偏头痛效应。它的亲脂性比舒马普坦和其它现有的曲坦类药物强,能透过血脑屏障。

式1

维拉唑酮,英文名称Vilazodone,英文全名5-[4-[4-(5-Cyanoindol-3-yl)butyl]piperazin-1-yl]benzofuran-2-carboxamide,美国CAS数据库登记号163521-12-8,结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2,是由美国TrovisPharmaceuticals LLC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HTIA受体部分激动剂。2011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盐酸维拉佐酮片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抑郁症。

文献(a)Bhirud,S.B.;Johar,P.S.;Sharma,E.;Prajapaty,R.;Gupta,C.K..PCTInt.Appl.2012,WO2012004811;(b)Reddy,R.B.;Kumar,U.S.;Sankar,V.C.R.;Rao,M.M.;Jaganathan,T.S.;Susi,S.IndianPat.Appl.2011,IN2010CH01861报道了依来曲普坦的合成是以5-溴吲哚为起始原料的。

以下文献和专利还公开了维拉唑酮的合成是从5-氰基吲哚开始的:(a)Rabasseda X,Sorbera L A,Silvestre J S.,Drugs Fut 2001,26(3),247;(b)王永福,王成港,王春龙,药物评价研究,2011,34(4),311-314;(c)Li,J.;Wang,G.;Wang,C.;Wang,J.,Faming Zhuanli Shenqing 2011,CN102267932;(d)Chen,M.Faming Zhuanli Shenqing 2011,CN102180868;而5-氰基吲哚主要是用5-溴吲哚与氰化物反应制备的,参见(a)Wang,T C;Wei,J Z;Guo,C Sh;Zhang,H B;Fan,H X.Chin.Chem.Lett.,2010,21(12),1407-10;(b)Yu,H.;Richey,R.N.;Miller,W.D.;Xu,J.;May,S.A.J.Org.Chem.,2011,76(2),665-8;(c)Russell,H.F.;Harris,B.J.;Hood,D.B.;Thompson,E.G.;Watkins,A.D.;Williams,R.D.,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International 1985,17(6),391-9;(d)Agarwal,A.;Jalluri,R.K.;Blanton,C.D.,Jr.;Taylor,E.W.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93,23(8),1101-10;(e)Anderson,B.A.;Bell,E.C.;Ginah,F.O.;Harn,N.K.;Pagh,L.M.;Wepsiec,J.P.J.Org.Chem.1998,63(23),8224-8228;(f)Fujii,K;Matsumoto,K.;Nobayashi,E.;Isuno,T.;Tano,S.,Jpn.Kokai Tokkyo Koho,2003,JP2003252856;(g)Buchwald,S.L.;Klapars,A.;Kwong,F.Y.;Streiter,E.;Zanon,J.,PCT Int.Appl.,2004,WO2004013094;(h)Cai,L.;Liu,X.;Tao,X.;Shen,D.,Syn.Commun.2004,34(7),1215-1221;(i)Stazi,F.;Palmisano,G.;Turconi,M.;Santagostino,M.,Tetrahedron Lett.2005,46(11),1815-1818;(j)Cai,L.;Tao,X.;Lin,J.;Liu,X.;Shen,J.,Faming Zhuanli Shenqing 2006,CN1789262;(k)Bertz,S.H.;Fairchild,E.H.;Guillaumet,G.;Suzenet,F.e-EROS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2001;(1)Chen,Z;Li,Q;Fan,H.Zhongguo YiyaoGongye Zazhi 2009,40(10),732-7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奇;李瀛,未经李立奇;李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