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160.6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熊维政;程剑军;江开勇;卢玉斌;姜家书;李磊;李敦明;谢其亮;张志国;吕平;黄燕琴;马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3/02 | 分类号: | C09J153/02;C09J145/00;C09J157/02;C09J193/04;C09J123/22;A61K9/70;A61K47/32;A61K47/44;A61K36/9068;A61K36/81;A61K36/61;A61P29/00;A61K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65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
(1)热塑弹性体SIS 20%~45%,所述的热塑弹性体SIS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
(2)增粘树脂20%~40%,所述的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及衍生物、C5石油树脂、C5加氢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及衍生物、天然松香、松香甘油酯及衍生物、聚异丁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3)软化剂15%~35%,所述的软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羊毛脂、环烷油、液体石蜡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4)抗氧剂1%~8%,所述的抗氧剂为BHT1010、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物;
(5)填充剂3%~15%,所述的填充剂为轻粉、氧化锌、立德粉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物;其中,先将20%~45%的热塑弹性体SIS、15%~35%的软化剂和0.25%~2%的抗氧剂加热混合搅拌至熔融状态,再加入20%~40%的增粘树脂和0.25%~2%的抗氧剂,加热混合搅拌至熔融状态后,加入3%~15%的填充剂和0.5%~4%的抗氧剂,加热混合搅拌至熔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21%、C5石油树脂10%、天然松香10%、聚异丁烯20%、羊毛脂16%、2,6-二叔丁基对甲酚8%和立德粉15%,先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羊毛脂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置于捏合机内,在120℃,混合搅拌1小时至熔融状态,再加入C5石油树脂、天然松香、聚异丁烯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2%,在125℃,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后,加入立德粉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4%,在110℃,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45%、C9石油树脂20%、环烷油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2,6-二叔丁基对甲酚4%、氧化锌5%和立德粉6%,先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环烷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1%置于捏合机内,在120℃,混合搅拌1小时至熔融状态,再加入C9石油树脂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1%,在120℃,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后,加入氧化锌、立德粉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2%,在110℃,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32%、萜烯树脂15%、C9石油树脂15%、羊毛脂13%、环烷油13%、BHT1010 4%和氧化锌8%,先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羊毛脂、环烷油和BHT1010 2%置于捏合机内,在120℃,混合搅拌1小时至熔融状态,再加入萜烯树脂、C9石油树脂和BHT1010 1%,在125℃,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后,加入氧化锌和BHT1010 1%,在110℃,混合搅拌20分钟至熔融状态。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压敏胶制备的贴膏剂,其特征在于,将热熔压敏胶中加入药物活性成分,每100g热熔压敏胶加入药物活性成分5%~30%,在110℃以下,混合搅拌均匀;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为盐酸苯海拉明、麝香、醋酸氟轻松的一种和伤湿止痛流浸膏、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辣椒流浸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与樟脑、冰片、薄荷脑、薄荷素油、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还可为伤湿止痛流浸膏、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辣椒流浸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和樟脑、冰片、薄荷脑、薄荷素油、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还可为盐酸苯海拉明、麝香、醋酸氟轻松的一种和樟脑、冰片、薄荷脑、薄荷素油、水杨酸甲酯、桉叶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1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