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8408.8 申请日: 2012-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6600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段章群;王瑛瑶;马榕;胡飞;栾霞;杜传林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P13/06 分类号: C12P13/06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赵晓丹
地址: 10003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磷脂 丝氨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脂是一类含磷酸根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以及神经鞘磷脂等。其中,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是一种重要的稀有磷脂,可影响脑内化学讯息的传递、并帮助脑细胞储存和读取资料,是维持大脑正常记忆力、反应和健康情绪的重要营养元素,被称为“大脑维生素”。其结构式如所示:以甘油为主要骨架,1、2号碳原子连接脂肪酸;3号碳原子连接一个带丝氨酸的磷脂基团。 

磷脂酰丝氨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S具有预防老年痴呆症、改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缓解抑郁、减少压力激素分泌、治疗儿童多动症等功能。PS于2007年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也是我国卫生部2010年第15号公告公布的一种新资源食品。

然而,PS不能由人体自身完全合成。目前获得PS的方法主要是提取法和酶转化法。提取源以动物的大脑和内脏为主,专利CN1583766和CN1649988分别公布了从动物脑和鱼内脏中提取PS的方法。但是,由于量的限制,依赖动物大脑和内脏工业化生产PS是不适宜的,此外,动物的传染病(如疯牛病)使提取法产品的安全性遭到质疑,所以提取法已处于淘汰的边缘。 

目前,PS的制备主要是通过酶转化法实现,即磷脂与L-丝氨酸在磷脂酶D的催化下、发生转磷脂酰基反应生成PS。该反应通常是在含有磷脂的有机相(乙酸乙酯、乙醚、氯仿等)与含有L-丝氨酸的水相组成的液液双相体系中进行。由于PS是供食用的,其生产过程应避免对人体有害溶剂的使用,为此,专利JP2002051794和DE102004002053公布了纯水体系中制备PS的工艺,借助于特殊均质化设备,整个反应体系呈均质胶状。为了减少设备投入,专利CN101230365加大了水的用量(最高可达反应物的10倍),用普通的搅拌设备即可使反应体系呈均质胶状。但是,这些工艺中大量水的存在,促使底物磷脂和产物PS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副产物磷脂酸(PA),比如,底物磷脂的转化率虽然最高可达94%、但转化成PS的底物磷脂只有54%、而转化成副产物PA的底物磷脂高达40%,反应效率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产物分离纯化难度。专利CN101157946公布了亚临界流体中酶催化制备PS的工艺,由于磷脂在该介质中的溶解度有限(80 mg/500 mL),亚临界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局限于某一种亚临界流体,使得该工艺的应用受到很大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均相体系中完成的转磷脂酰基反应,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副产物磷脂酸较多、酶催化反应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磷脂和L-丝氨酸在磷脂酶D的作用下进行转磷脂酰基反应,生成磷脂酰丝氨酸,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就是所述转磷脂酰基反应是在均相介质体系中进行的,其中,所述均相介质为γ-戊内酯、2-甲基四氢呋喃或其混合物。在该均相反应体系中,不产生副产物磷脂酸,酶促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好,工艺绿色安全环保,磷脂酰丝氨酸的产率达到80%~98%。

本发明所述的磷脂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优选为大豆磷脂、蛋黄磷脂、鱿鱼磷脂,更优选为从上述磷脂中分级浓缩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磷脂酶D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包括胡萝卜、白菜、菠菜、甜菜、花椰菜、黄瓜、番茄、甘蓝、棉籽、水稻、大豆、玉米、蓖麻籽、油菜、花生、草莓、葡萄、甜瓜、拟南芥、烟草、海藻等;动物包括鼠、牛、养、猪等的大脑、肝脏及胰脏;微生物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te)、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酵母菌(Yeast)等。优选为微生物来源的磷脂酶D,更优选为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te)的磷脂酶D。这些不同的磷脂酶D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