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5086.3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杨;刘海鹰;张艳;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12N15/31;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078;A61K39/04;A61K48/00;A61P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结核 分枝杆菌 抗原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据WHO统计,世界上近1/3的人口感染有结核分枝杆菌(M.tb),且随着耐药结核病和结核病与艾滋病混合感染患者的增多,结核病已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统计近几年在我国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中肺结核的排名一直位居前两位。结核病已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传染病,而中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那么对于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就成为了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结核病的治疗目前应用最多的当属“化疗”,化学药物的治疗对结核病有明显的效果,但随着“耐多药结核”(MDR-TB)和“严重耐药结核”(XDR-TB)发病率的升高,化疗显现出了局限性。那么,新的防治方法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利用免疫学方法寻找新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手段都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运用疫苗预防和治疗结核病是最有效的结核病防控策略之一,但是现阶段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卡介苗(BCG)仅对儿童播散性结核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一般认为对成人结核保护效果比较弱。虽然一些新型的抗结核病疫苗相继被开发,但大多仍处于探索阶段,效果不甚理想。其中重要原因除了结核病免疫保护机理不清楚,就是在不同感染时期引起免疫保护反应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效抗原仍然不明确,这就成为了疫苗设计以及免疫策略制定的障碍。抗原关系到疫苗的成败,那么筛选出与发病密切相关的功能性抗原以及更好地了解其免疫应答机制就可以为研制不同临床需求的疫苗、制定免疫策略提供更多实际应用选择。
在肿瘤研究领域有研究表明,利用含有Hsp70、Gp96(肿瘤细胞表达的分子伴侣蛋白)等蛋白的疫苗免疫小鼠后可引起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推测分子伴侣携带有肿瘤特异性抗原肽;在感染性疾病研究领域,有研究从乙肝病灶组织中提取的Gp96蛋白带有一段HBV特异性抗原。对于肺结核病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直接从肺组织内筛选结核杆菌抗原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多肽。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肽,名称为Pep1,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其中,序列表中的序列1由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编码Pep1的基因、以及含有该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和重组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Pep1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将Rotofor技术整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直接从病人病变肺组织筛选出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肽。实验证明,Pep1可以特异性刺激H37Rv感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淋巴结淋巴细胞显著增殖,可以用于制备淋巴细胞增殖剂和研制结核病疫苗。
附图说明
图1为Pep1和Pep2刺激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右上图为小鼠脾脏细胞增殖实验。
右下图为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功能性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肽刺激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增殖
本实施例采用的功能性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肽是Pep1(fadB5-1)和Pep2(fadB5-2),Pep1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Pep2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
1、Pep1和Pep2的制备
Pep1和Pep2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Fmoc法)由羧基端向氨基端方向合成。其中,所采用的树脂是取代度为0.5的2-CL-Trt。合成的多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得到纯度为98%的Pep1和Pep2。纯化的Pep1和Pep2经质谱鉴定,Pep1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Pep2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
2、刺激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细胞增殖实验
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1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小鼠模型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速器的主动轴机构
- 下一篇:新型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