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瓜络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857.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芝;许崇娟;陈亚明;王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J20/30;B01D15/08;C07D49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瓜络 表面 青蒿素 分子 印迹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丝瓜络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药品检测、提纯中的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含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疟、抗菌、解热、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且毒性低,无副作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有效成分的检测和提纯对于药品的质量十分重要,在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的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价格低、无毒、可循环使用、时间短;常温提取,青蒿素不发生热分解等化学变化。但超临界萃取的青蒿素粗品含量较低,需提纯才能达到药用要求。胡淼等(华西药学杂志,2005,20(4),283~285)以超临界萃取的青蒿素粗提取物为原料,经硅胶柱层析提纯,青蒿素含量从15%提高到70%。由于天然药品的基质比较复杂,给检测带来了困难,因此合成一种对青蒿素特异选择性的吸附材料对分离、提纯、检测青蒿素十分重要。
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高选择性材料,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制备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依据此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对印迹分子的立体结构具有“记忆”功能而表现预定、专一的识别性能,在分离科学、生物模拟科学等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按一定配比溶解在溶剂(致孔剂)中,在适当条件下引发聚合后得到块状的高度交联刚性聚合物;然后经粉碎、过筛而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粒子。此方法所需装置简单,普适性强,但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在研磨过程中可控性差,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规则颗粒,同时破坏部分印迹点。经筛分后获得的合格颗粒一般低于50%,造成明显浪费;(2)存在模板分子包埋过深、难以洗脱、模板渗漏和机械性能低;(3)印迹位点分布不均一,一部分处于颗粒孔避上,其传质速率较快,而另一些包埋在聚合物本体之中,受位阻影响,可接近性差,再结合模板分子的速率慢,从而降低了印迹位点的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表面印迹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所谓表面分子印迹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把所有的结合位点结合在具有良好可接近性的表面上,从而有利于模板分子的脱除和再结合。所以选择理想的支持体合成表面印迹吸附材料很重要,目前所用的支持体主要是碳微球和硅胶颗粒,申请号为200410072308.3、201010156001.7、201010242495.0的专利中公开都是以硅胶球为支持的印迹吸附材料;申请号为201010137822.6的专利中公开一种以碳微球为支持的印迹吸附材料。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要问题,因此,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技术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丝瓜络是地球非常丰富的再生资源,具有质轻价廉、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且其具有亲水性,还带有丰富的配位基、很容易进行化学改性,是理想聚合物支持体。国内丝瓜络改性后作为吸附剂在金属离子吸附中的应用,在申请号为200810034735.0的专利中公开了丝瓜络的碱化改性方法及其应用;在申请号为200810034737.X的专利中公开了醚化丝瓜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金属离子吸附中的应用。
国外对丝瓜络化学改性和吸附性能也有研究,Nasreen等研究了采用丝瓜络为固定化载体,附着对金属离子有特殊吸附功能的微球藻,用以处理含Cd2+污水。而用丝瓜络作为支持体合成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未见公开的专利和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丝瓜络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丝瓜络为支持体,在其表面印迹上青蒿素分子,合成对青蒿素分子具有高选择性、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吸附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丝瓜络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
(1)丝瓜络的碱化处理:将天然材料丝瓜络与适量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的NaOH乙醇溶液混合,形成碱性混合体系,室温下反应24h,碱性混合体系共沸反应0.5~2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抽滤后60℃烘干,得碱化丝瓜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痒保湿沐浴露
- 下一篇:推进预装式加药仪上使用的推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