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飞机蒙皮缝隙填料用的填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066.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远;王朝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飞机 蒙皮 缝隙 填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缝隙中填充材料用的填充装置,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与胶枪组合使用的,能够应用于飞机蒙皮缝隙填料用的填缝装置。
背景技术
缝隙填充技术在许多行业中都有着重要的的应用。如:建筑行业中作防水保护;交通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维护和养护;机械制造业中各种机械产品的油气密封;文物保护中对于结构的修补与固定。特别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如保证机体的气密性、油箱的密闭性、机翼联结处气流的平滑性、电气部件间的绝缘性等,都需要对相应部位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
由于飞行器工作场合的特殊性,以下问题显得很重要,传统填充方法难以解决:
(1)飞机蒙皮装配后,根据功能需要的不同以及装配和制造技术所限,蒙皮间缝隙宽窄不一,最窄处仅为0.1mm。大量缝隙的深宽比大于10,属于深缝。
(2)机体不同位置的缝隙需要填充不同种类的材料。而材料的粘度、密度、流动性、固化时间等物理性能差别很大。尤其对于将高粘性材料注入较窄的缝隙中是一个难题。不仅要保证材料的进入,还要达到很高的填充率。
(3)不同部位的蒙皮间隙是不同的。如固定蒙皮间、可拆卸蒙皮间、蒙皮与复合材料间。间隙的均匀性不高。即存在一道缝隙沿长度方向的宽窄差别很大的情况(如形成劈角、双喇叭口等形状)。同时,缝隙的形状多样,有直缝、锯齿缝、圆环缝等。这都要求填充装置对于缝隙形状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4)保证一定的效率,避免注入过程对蒙皮损伤,保证一定的界面清洁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窄缝高粘度填料的填充,且填充效率高,清洁性好,缝隙适应性好,填充密实度高,不伤害飞行器的机体的填缝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飞机蒙皮缝隙填料用的填缝装置,该填缝装置包括有胶枪(1)、气动马达(2)、连接支撑件(3)、转接件(4)、夹具组件(5)、振动外壳(6)、衬套(7)、保护套(8)和凸轮(9);
连接支撑件(3)由上卡件架(3A)、下卡件架(3B)和第一螺钉(10A)构成。上卡件架(3A)的中部设有第一凸顶块(3C),该第一凸顶块(3C)上开有第十五通孔(3D)。下卡件架(3B)的中部设有第二凸顶块(3E),该第二凸顶块(3E)上开有第十六通孔(3F)。第一螺钉(10A)顺次穿过下卡件架(3B)的第十六通孔(3F)、上卡件架(3A)的第十五通孔(3D)后螺纹连接上一螺母,通过调节螺母在第一螺钉(10A)上的位置,实现气动马达(2)、胶枪(1)被上卡件架(3A)和下卡件架(3B)夹紧;
夹具组件(5)包括有A支臂(51)、B支臂(52)、A滑块(53)、B滑块(54)和第五螺钉(55)。
A支臂(51)的一端为握持端(51C),A支臂(51)的另一端为夹持端(51D);A支臂(51)上设有凹槽(51B)和第二通孔(51A),第五螺钉(55)用于穿过第二通孔(51A);A支臂(51)的握持端(51C)置于A滑块(53)的第四通孔(53A)内;A支臂(51)的夹持端(51D)置于转接件(4)的B环形开口(404)内。
B支臂(52)的一端为握持端(52C),B支臂(52)的另一端为夹持端(52D);B支臂(52)上设有凸块(52B)、第三通孔(52A),第五螺钉(55)用于穿过第三通孔(52A);B支臂(52)的握持端(52C)置于B滑块(54)的第五通孔(54A)内;B支臂(52)的夹持端(52D)置于转接件(4)的A环形开口(403)内。
A滑块(53)上设有第四通孔(53A)、A导向圆柱(53B);所述第四通孔(53A)用于放置A支臂(51)的握持端(51C);所述A导向圆柱(53B)置于凸轮(9)的环形凹槽(91)内。
B滑块(54)上设有第五通孔(54A)、B导向圆柱(54B);所述第五通孔(54A)用于放置B支臂(52)的握持端(52C);所述B导向圆柱(54B)置于凸轮(9)的环形凹槽(9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联斜齿轮注塑成型脱模机构
- 下一篇:可自身保温的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