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飞机蒙皮缝隙填料用的填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066.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远;王朝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飞机 蒙皮 缝隙 填料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飞机蒙皮缝隙填料用的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填缝装置包括有胶枪(1)、气动马达(2)、连接支撑件(3)、转接件(4)、夹具组件(5)、振动外壳(6)、衬套(7)、保护套(8)和凸轮(9);
连接支撑件(3)由上卡件架(3A)、下卡件架(3B)和第一螺钉(10A)构成;上卡件架(3A)的中部设有第一凸顶块(3C),该第一凸顶块(3C)上开有第十五通孔(3D);下卡件架(3B)的中部设有第二凸顶块(3E),该第二凸顶块(3E)上开有第十六通孔(3F);第一螺钉(10A)顺次穿过下卡件架(3B)的第十六通孔(3F)、上卡件架(3A)的第十五通孔(3D)后螺纹连接上一螺母,通过调节螺母在第一螺钉(10A)上的位置,实现气动马达(2)、胶枪(1)被上卡件架(3A)和下卡件架(3B)夹紧;
夹具组件(5)包括有A支臂(51)、B支臂(52)、A滑块(53)、B滑块(54)和第五螺钉(55);
A支臂(51)的一端为握持端(51C),A支臂(51)的另一端为夹持端(51D);A支臂(51)上设有凹槽(51B)和第二通孔(51A),第五螺钉(55)用于穿过第二通孔(51A);A支臂(51)的握持端(51C)置于A滑块(53)的第四通孔(53A)内;A支臂(51)的夹持端(51D)置于转接件(4)的B环形开口(404)内;
B支臂(52)的一端为握持端(52C),B支臂(52)的另一端为夹持端(52D);B支臂(52)上设有凸块(52B)、第三通孔(52A),第五螺钉(55)用于穿过第三通孔(52A);B支臂(52)的握持端(52C)置于B滑块(54)的第五通孔(54A)内;B支臂(52)的夹持端(52D)置于转接件(4)的A环形开口(403)内;
A滑块(53)上设有第四通孔(53A)、A导向圆柱(53B);所述第四通孔(53A)用于放置A支臂(51)的握持端(51C);所述A导向圆柱(53B)置于凸轮(9)的环形凹槽(91)内;
B滑块(54)上设有第五通孔(54A)、B导向圆柱(54B);所述第五通孔(54A)用于放置B支臂(52)的握持端(52C);所述B导向圆柱(54B)置于凸轮(9)的环形凹槽(91)内;
转接件(4)的中心是第一通孔(402),所述第一通孔(402)用于放置胶嘴(11)的夹持圆筒(11B);转接件(4)的一端设有紧固台(405),所述紧固台(405)用于与胶嘴(11)的圆台(11A)接触,且阻止胶嘴(11)的圆台(11A)滑入第一通孔(402)内;转接件(4)上设有第一开口(401)、A环形开口(403)、B环形开口(404),第一开口(401)设在转接件(4)的轴线方向上,A环形开口(403)和B环形开口(404)相对设在转接件(4)的圆形轴线方向上,且A环形开口(403)与B环形开口(404)之间设有A隔块(406)、B隔块(407);转接件(4)上的A环形开口(403)用于放置夹具组件(5)的B支臂(52),转接件(4)上的B环形开口(404)用于放置夹具组件(5)的(A支臂51);转接件(4)上的A隔块(406)、B隔块(407)能够阻止夹具组件(5)的A支臂(51)与B支臂(52)在夹持状态下,对胶嘴(11)的过于夹紧;
振动外壳(6)上设有第一空腔(61)、A支撑凸耳(63)、B支撑凸耳(64);A支撑凸耳(63)与B支撑凸耳(64)之间设有第二开口(62);A支撑凸耳(63)上设有第一螺纹孔(65);B支撑凸耳(64)上设有第二螺纹孔(66);所述第一空腔(61)的端部设有内螺纹(67),该内螺纹(67)用于与衬套(7)上的螺纹外环(79)进行连接;所述A支撑凸耳(63)上的第一螺纹孔(65)与B支撑凸耳(64)上的第二螺纹孔(66)用于夹具组件(5)上的第五螺钉(55)穿过,且实现将夹具组件(5)固定在振动外壳(6)上;振动外壳(6)的第一空腔(61)内用于放置有凸轮(9)和夹具组件(5)的A滑块(53)、B滑块(54);所述第二开口(62)用于夹具组件(5)的A支臂(51)与B支臂(52)的握持端穿过;
凸轮(9)的一端是连接圆柱(92),凸轮(9)的另一端上设有环形凹槽(91);凸轮(9)的中心是第六通孔(93),第六通孔(93)上设有键槽(94)和内凸台(95);所述环形凹槽(91)用于放置夹具组件(5)上的A滑块(53)和B滑块(54);所述连接圆柱(92)置于衬套(7)的第七通孔(74)内;所述第六通孔(93)用于第二螺钉(10B)穿过,且第二螺钉(10B)的挡头端与内凸台(95)接触;
衬套(7)的外部设有螺纹外环(79)、阶梯外环(77)、套接外环(78);所述阶梯外环(77)与所述套接外环(78)之间设有第四开口(76);衬套(7)的中部设有第七通孔(74),所述第七通孔(74)内设有内挡台(75),所述内挡台(75)将所述第七通孔(74)分成第二空腔(71)、第三空腔(73);所述套接外环(78)上设有第三开口(72),第三开口(72)的两侧设有A夹紧凸耳(72A)、B夹紧凸耳(72B);A夹紧凸耳(72A)上设有第八通孔(72C)、第九通孔(72D);B夹紧凸耳(72B)上设有第十通孔(72E)、第十一通孔(72F);第三螺钉(10C)穿过第八通孔(72C)、第十通孔(72E)后套接上螺母,第四螺钉(10D)穿过第九通孔(72D)、第十一通孔(72F)后套接上螺母,通过螺母与螺钉的配合实现套接外环(78)夹紧凸轮(9)的连接圆柱(92);
保护套(8)上设有第五开口(81);保护套(8)套接在气压马达(2)的外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0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联斜齿轮注塑成型脱模机构
- 下一篇:可自身保温的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