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9292.1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卫;沈维;王威;黄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赫 干涉 仪型 偏振 无关 平顶 光纤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将转向以高速IP数据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宽带业务,这对光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容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因其对光纤通信系统容量的极大的提高成为了光纤传输网络增容的主要技术手段。
多信道滤波器是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质量。其中,光纤光栅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光纤型滤波器,但是光纤光栅滤波器的温度稳定性并不是很好,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由于光纤光栅的3dB带宽较小,导致其作为滤波器时的信号保真度和信号波长漂移容忍度较差,增加了DWDM系统对波长控制方面的要求,使得成本增加。另外,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的偏振态会由于单模光纤的影响而随机改变,这就要求滤波器对光的偏振态不敏感。本发明所涉及的基于改进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光纤状滤波器,其平顶带宽超过信道间距的50%,而且偏振态无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包括两个光纤耦合器、一个偏振控制器和一段高双折射光纤,其中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级联形成马赫-曾德干涉仪,其中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串接形成第一个闭环;所述偏振控制器、高双折射光纤和第二个耦合器串接形成第二个闭环,由此形成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
上述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中,两个光纤耦合器分光均比为50%∶50%。
上述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中,两个光纤耦合器为普通单模光纤耦合器。
上述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中,偏振控制器为标准单模光纤偏振控制器。
上述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中,所述高双折射光纤快轴和慢轴的折射率差大于或等于0.0005。
上述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中,所述传输光纤为标准单模光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具有平顶滤波特性,对信号波长漂移容忍度较高,从而可以大大降低DWDM系统对波长控制方面的要求,节省系统成本。
(2)本发明对光的偏振态不敏感,极大的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3)本发明结构简单,且为全光纤结构,便于集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双通马赫-曾德干涉仪型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与不同关系时T1与T2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图3是图1中第二端口104输出的平顶梳状谱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中不同θ对平顶平整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5是实验所测得的梳状谱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光纤耦合器1、偏振控制器2、高双折射光纤3。E1和E1′分别为第一端口103的输入和输出光场,E2和E3′分别为第二端口104的输入和输出光场。L1表示马赫-曾德干涉仪的第二臂102的单模光纤总长度,L1+ΔL表示马赫-曾德干涉仪的第一臂101的单模光纤总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基于改进双通Mach-Zehnder干涉仪的偏振无关平顶梳状光纤滤波器包括两个光纤耦合器、一个偏振控制器和一段高双折射光纤,所述两个光纤耦合器级联形成马赫-曾德干涉仪,所述偏振控制器和高双折射光纤串接在干涉仪远离端口的第二个环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据光的干涉理论,本发明的传输特性可用琼斯矩阵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