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7502.3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芦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全武 |
主分类号: | C09J1/02 | 分类号: | C09J1/02;C09J1/00;C09J11/0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胶及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粘结连铸机结晶器的耐高温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耐高温胶在用于粘结刚玉、石英、高铝陶瓷、石墨、碳及碳化物、处于高温状态的金属材料和耐火材料等材料时,应该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胶合性能。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耐高温胶的耐温幅度通常在200℃以下,所以,这种耐高温胶不适合用于粘结连铸机的结晶器。
连铸机结晶器分为整体式结晶器和可调式结晶器,其中的整体式结晶器主要用于加工异型钢坯,而可调式结晶器主要用于加工不同尺寸的钢坯。利用可调式结晶器加工不同尺寸的钢坯时,首先需要调整侧面铜板的宽度,然后再将调整宽度的侧面铜板与原侧面铜板相连接,形成整体式输送板坯通道,以防止缝隙过大造成窜钢现象。虽然结晶器是一种使钢液制冷的成型设备,但经其冷却后的钢坯经过侧面铜板时,其温度1300℃以上,所以,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侧面铜板,而焊接侧面铜板不仅成本高,且费时费力,特别是在高温场合焊接操作极为困难。
中国专利102277115A号公开名称为“一种耐高温胶黏剂”中提出采用环氧树脂、氧化铝、二氧化硅粉、酸酐和乙二胺,并通过混合均匀后在80-100℃下固化2-3小时,再在150-180℃下固化2-3小时制成。该胶黏剂可用于耐高温结构的胶接和耐烧蚀材料的胶接,但其耐温幅度仅在200℃以下,即便具有良好的韧性,也不适合粘结连铸机结晶器的侧面铜板,且因环氧树脂、氧化铝、酸酐和乙二胺的成本相对较高,致使该耐高温胶黏剂具有较高的制作成本。
另外,中国专利102277115A号公开名称为“一种耐高温液体密封胶”中提出采用氢化丁腈橡胶混炼胶、甲基环己烷、乙酸丁酯、萜烯酚醛树脂、气相二氧化硅、铝粉、增塑剂和偶联剂。虽然该发明也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增加胶的触变性能,采用偶连剂增加胶的附着力,但其采用氢化丁腈橡胶为基料,而氢化丁腈橡胶耐高温程度较低,所以,该种耐高温液体密封胶也不适合粘结连铸机结晶器的侧面铜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耐高温材料为基料解决耐温幅度低和成本高等问题的耐高温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耐高温胶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耐高温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料:硅酸钠30-60%,二氧化硅30-60%,滑石粉5-20%,偶连剂1-5%。由于二氧化硅的熔点在2000℃左右;而硅酸钠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且成本很低;滑石粉具有吸附物料的特性,可防止胶分层;偶连剂能增加附着力,改变分子结构,所以,这四种物料结合所构成的胶具有良好的胶结力和耐高温等性能。
所述二氧化硅中包括10-30%的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白色蓬松粉沫,多孔性,且耐高温,该耐高温胶质中添加气相二氧化硅不仅可增加触变性,还可增稠,以防流胶。
所述耐高温胶中还包括消泡剂和防冻剂。其中,消泡剂可改善胶的质量,防冻剂选可用二甘醇,可防止胶结冻。
所述耐高温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料:硅酸钠30-60%,二氧化硅30-60%,滑石粉5-20%,偶连剂1-5%,消泡剂1-5%,防冻剂0.2-2%。
制作上述耐高温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硅酸钠和二氧化硅装入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向该容器内添加滑石粉和防冻剂,最后再添加消泡剂,进行搅拌均匀后即为耐高温胶。
所述搅拌硅酸钠和二氧化硅步骤中,先加入硅酸钠和气相二氧化硅进行搅拌,然后再加入二氧化硅进行搅拌。
本发明所提出的耐高温胶主料采用熔点在2000℃左右的二气化硅,且其它原料的熔点也较高,经检测,该耐高温胶的耐热幅度可达1700℃,所以,其适合于粘结高温状态的金属材料和耐火材料,特别适合于粘结连铸机结晶器的侧面铜板;其中,添加的气相二氧化硅能提高胶的触变性,以防胶流失,偶连剂能增加胶的附着力,方便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中涂胶,防冻剂可防止该种胶在冬季使用时结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取30Kg硅酸钠和60Kg二氧化硅装入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向该容器内添加5Kg滑石粉和5Kg偶连剂,进行搅拌均匀后制成质量为100Kg的耐高温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全武,未经芦全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光机托布带压力调整装置
- 下一篇:使用c-Met调节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