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656.0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盟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M10/50;C09K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使人类活动变得越来越方便,但同时,在对各种能源的利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热量,例如电子元器件发热、机械部件的摩擦生热等,其中以电子器件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问题最为普遍。而这部分热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对器件本身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安全问题。
以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池为例,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不断发热,随着热量的积蓄,电池温度升高,而电池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池容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而作为动力电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大电流的充放电,电池发热的问题更加显著。同时,电池的不当操作,例如过度充放电、短路等也会导致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如果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掉,会使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电解液、正、负极活性物质及粘结剂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池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对电子器件进行降温的方式通常为风冷,但是风冷通常只能将器件冷却至环境温度,并且需要另外对器件结构进行设计,而且风冷的冷却速度慢,对于如电池过充等问题导致的温度急剧上升的冷却效果差,不能有效的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导致的爆炸等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器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散热器件,其自散热效果好,能有效抑制器件的温度上升;并且该自散热器件多次循环使用后,自散热效果仍然优异。
本发明公开的自散热器件包括器件本体,所述器件本体表面设有边框,所述边框与器件本体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位于器件本体上的吸附性载体以及吸附于所述吸附性载体上的散热剂;所述散热剂包括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氧基叔胺、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碳原子数为7-12的脂肪醇和水。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自散热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器件本体表面制作边框,使边框与器件本体形成散热腔;将散热剂附着于吸附性载体上,得到散热件;然后将散热件设置于器件本体上的散热腔内;所述散热剂包括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氧基叔胺、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碳原子数为7-12的脂肪醇和水。
上述自散热器件的制备方法也可以为在器件本体表面制作边框,使边框与器件本体形成散热腔;然后将吸附性载体设置于器件本体上的散热腔内,将散热剂附着于吸附性载体上;所述散热剂包括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氧基叔胺、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碳原子数为7-12的脂肪醇和水。
本发明中,上述吸附有散热剂的吸附性载体形成于器件本体表面,当器件本体发热时,位于器件本体表面的散热件能迅速将热量吸收,有效的降低了器件本体的温度,保证了器件本体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同时,上述结构可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散热件的循环使用次数,使该自散热器件多次循环使用后,自散热效果仍然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散热器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散热器件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器件本体;2、散热件;3、导热胶层;4、边框;5、防水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的自散热器件包括器件本体、位于器件本体表面的边框以及位于边框上的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与边框和器件本体共同形成密闭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位于器件本体上的吸附性载体以及吸附于所述吸附性载体上的散热剂。
本发明公开的散热剂包括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氧基叔胺、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碳原子数为7-12的脂肪醇和水。
其中,所述烷氧基叔胺具有的碳原子数为12-18,优选情况下,本发明中采用的烷氧基叔胺为碳原子数为12-18的乙氧基叔胺,具体的,所述烷氧基叔胺选自乙氧基牛脂胺、乙氧基椰子胺、乙氧基醚胺、乙氧基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烷氧基叔胺中烷氧基含量为2-10mol/mol。当烷氧基叔胺中烷氧基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对提高散热效果更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盟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盟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