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度点对约束下的复杂道路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057.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忠;文成林;王晓云;骆光州;汪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约束 复杂 道路 检测 方法 | ||
1. 梯度点对约束下的复杂道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图像边缘检测;
利用Sobel算子和形态学滤波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二值化图像bw;
步骤2.基于梯度点对约束的中点提取;
定义梯度方向向左的梯度点为左梯度点,反之为右梯度点;在二值化图像bw中利用梯度点对约束提取车道中线点集的过程如下:
步骤2.1 提取一行中的左梯度点集 和右梯度点集;
步骤2.2 将Gleft中的点和Gright中的点组成梯度点对,如果梯度点对的距离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该梯度点对将被认为是有效的梯度点对,计算该梯度点对的中值作为该行车道中点的坐标,梯度点对间的距离作为该行车道宽度的估计;
步骤2.3 对每一行的梯度点集做步骤2.2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候选的车道宽度点集和车道中线点集;
步骤3.车道宽度及消失点坐标估计;
根据透视原理,图像坐标系下的车道宽度d和世界坐标系下的车道宽度D满足如下关系:
(1)
其中, ,反映了车道宽度经透视变换后满足的约束关系;其中,f为摄像机的焦距,H是摄像机相对地面的高度,vpy是两车道边界在图像中消失线的纵坐标值,r是图像空间中车道边界点的行坐标值;
对车道宽度候选点集Dis利用Hough变换公式(1)进行Hough变换,实现未知参数k和消失点vpy的估计;
步骤4.线性双曲线车道模型参数估计;
设定线性双曲线模型公式如下:
(2)
式中,a,b,c是线性双曲线模型的参数,u,r分别是图像空间中车道边界点的列坐标值和行坐标值,vpy是车道线的消失点坐标值;,;在线性双曲线模型中,参数a反映了道路的弯曲程度,参数b反映了道路相对于图像坐标系原点的斜率,参数c是车道线与u轴的交点,参数vpy反映了两侧车道线经透视变换后的交点;
在获得消失点坐标vpy的基础上,根据公式(2)再次利用Hough变换公式(1)计算线性双曲线模型中的未知参数a,b,c;
步骤5.算法实现
假设检测到的车道中线点为,则车道的左侧边界点和右侧边界点可表示为:
(3)
根据获得的车道宽度信息和车道中线信息,利用公式(3)实现不同道路环境下左右侧车道线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