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机动目标跟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724.X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66 | 分类号: | G01S17/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机动 目标 跟踪 系统 | ||
1.红外机动目标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航迹判断器、数据融合器、输出显示器;探测目标的传感器与航迹判断器相连;航迹判断器与数据融合器相连;数据融合器与结果显示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机动目标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可以是同类传感器,也可以是不同类传感器。
3.红外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传感器1、传感器2得到的探测数据集为pi={p1,p2...pnl},初始化单元得到点集p=p1∩p2∩...∩pN;
B:使用目标起始方法得到航迹集合T={t1,t2...tN},NT为初始化得到的航迹数目;
C:分别对传感器的点集数据带入到决策函数L(X);
D:根据虚警率和误警率的要求,设置阀值L,并对数据与阀值对比判断,判定航迹是否存在,存在转E步骤,航机不存在则重复步骤B和C;
E:将航迹存在的数据传输到跟踪器,机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
F:对跟踪器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G:结果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航迹起始和航迹继续分开处理,先进行航迹继续,再进行航迹起始,航迹起始和航迹继续可以看成双红外多目标跟踪系统的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红外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航迹起始可以根据当前情况自适应采用分布式或集中式结构,决定航迹起始采用什么结构主要取决于最近几帧的噪声情况,噪声数量相对多时采用分布式结构,数量少时采用集中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7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