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GBT串联型高压脉冲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0008.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平;余琳;黄康;江婷婷;王海军;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3/013 | 分类号: | H03K3/013;H03K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串联 高压 脉冲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脉冲发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IGBT串联型高压脉冲发生器。
背景技术
脉冲功率技术是一种将存储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用单脉冲或重复频率的短脉冲方式加到负载上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雷达发射机、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绝缘材料电脉冲破碎等一系列军工、能源、材料、生物领域。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设计高压、大功率的高压脉冲发生器。产生高压脉冲大致有两条途径:一是由相对较低的直流电电逆变成低压脉冲,然后经脉冲升压器得到高压脉冲;另一种是由高压直流电源供电,利用脉冲储能电容储能,然后通过高压开关将其变为高压脉冲。由于大功率的高压脉冲升压器较难研制,价格昂贵,且一旦出现故障难以维修,因此第一种方法适合小功率应用;第二种方法直接由高压直流电源提供电压,而高压直流电源的研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很容易实现高压、大功率,因此适合于大功率应用场合。然而第二种方法需研制能承受高压、大功率的开关。早期一般采用真空开关、气体开关、闸流管等开关,但这些开关使用寿命短、开关速度慢、可控性差,因此限制了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半导体开关被逐渐应用到脉冲功率技术中,绝缘栅极双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就是其中一种。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驱动方式简单,开关速度快,电压、电流容量高等优点。但是在这些电压高达数千至数十千伏的脉冲功率技术应用中,即使是目前电压等级最高的6500 V IGBT也无法满足,且电压等级越高,IGBT价格也越高,因此需将IGBT串联连接。
然而,由于IGBT串联组件在开关过程中因开关动作的时间不一致,易出现电压分配不均,导致IGBT的多级串联非常困难。对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可分为针对IGBT栅极驱动信号同步性的栅极驱动控制,和针对IGBT功率端电压平衡的动态均压。前者主要通过一个具有纳秒级响应速度的监控电路来实现对每只IGBT驱动信号的闭环控制,控制精度高,电路结构复杂。因此,研究可靠、实用的IGBT多级串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GBT串联型高压脉冲发生器,利用该电路能够实现64个IGBT串联的高压固态开关,通过控制该固态开关的开关状态,能输出50kV的高压脉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高压电源、储能电容、PLC、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高频功率MOSFET全桥逆变电路、功率MOSFET驱动电路、串联磁环隔离电路、16路独立的隔离电源次级电路、16路相互串联的IGBT串联电路、光纤隔离电路、PWM放大电路、16路相互独立的故障输出电路、光纤反馈电路。高压电源提供的电压,经储能电容储能后通过16路相互串联的IGBT串联电路后输出高压脉冲;PLC产生PWM控制脉冲,依次接PWM放大电路、光纤隔离电路后,驱动16路相互串联的IGBT串联电路;市电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后变成直流电,再依次接高频功率MOSFET全桥逆变电路、串联磁环电路、16路相互独立的隔离电源次级电路后,输出16路相互独立的24V直流电给16路相互串联的IGBT串联电路供电;功率MOSFET驱动电路与高频功率MOSFET全桥逆变电路相连,驱动4个功率MOSFET;16路相互串联的IGBT串联电路产生的故障信号经16路相互独立的故障输出电路、光纤反馈电路后输入PLC。
所述的整流电路采用1个大功率整流桥进行整流,进而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采用两个电容进行滤波,进而连接高频MOSFET全桥逆变电路;高频MOSFET全桥逆变电路采用4个功率MOSFET组成全桥结构,而后连接串联磁环隔离电路;功率MOSFET驱动电路由芯片SG3525发出控制信号,驱动两个芯片IR2110,两个IR2110产生4路驱动脉冲分别与高频MOSFET全桥逆变电路的4个MOSFET的栅极和漏极相连;高频磁环隔离电路所用磁环为16个铁基纳米晶磁环,用耐压60kV的硅橡胶绝缘线将16个铁基纳米晶磁环的初级串联起来,16个铁基纳米晶磁环的次级分别用耐压3000V以上的导线环绕后接入辅助电源电路,每个铁基纳米晶磁环的初级绕2圈,次级绕4圈;16路独立的隔离电源次级电路分别与16个高频磁环隔离电路的次级相连,每个隔离电源次级电路通过电源芯片LM2576-ADJ将输出电压调整为24V,输入IGBT串联电路;16路独立的IGBT串联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16路独立的隔离电源次级电路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