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579.8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升;张化光;张光儒;汪刚;焦阳;李乐;刘鑫蕊;王迎春;王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3/335;H02M7/515;H02M1/12;H02H7/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式微 逆变器 并网 装置 | ||
1.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控制器,分别为:用于处理采集信号及计算的控制器(1)和用于输出脉冲信号的控制器(2);
MOSFET H全桥电路(3):用于将光伏板输出的直流电信号逆变为高频交流电信号;
高频变压器(4):用于将MOSFET H全桥电路(3)逆变出的交流电信号升压至满足并网幅值的电压;
半桥整流电路(5):用于将高频变压器(4)的输出信号转换为馒头波信号;
SCR H全桥电路(6):用于将半桥整流电路(5)输出的馒头波信号转化为符合电网要求的正弦波信号;
滤波电路(7):用于滤除SCR H全桥电路(6)输出的正弦波中的谐波,将输出正弦波转化为符合电网要求的正弦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SFET H全桥电路(3)包括:MOSFET管H全桥电路及保护电路,第一MOSFET管(Q1)和第三MOSFET管(Q3)的漏极连接光伏板的高压侧,第二MOSFET管(Q2)和第四MOSFET管(Q4)的漏极连接光伏板的低压侧;第一MOSFET管(Q1)的源极连接第二MOSFET管(Q2)的漏极,第三MOSFET管(Q3)的源极连接第四MOSFET管(Q4)的漏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SFET管H全桥电路的四个MOSFET管分别配有四个结构相同的保护电路,所述的保护电路由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组成,电阻和电容串联,其连接点与所述二极管阴极连接,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MOSFET管的漏极,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MOSFET管的源极和该二极管的阳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变压器(4),高频变压器(4)的原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由第一MOSFET管(Q1)和第三MOSFET管(Q3)组成的桥臂的中间,高频变压器(4)的原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由第二MOSFET管(Q2)和第四MOSFET管(Q4)组成的桥臂的中间,高频变压器(4)的副边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半桥整流电路(5),高频变压器(4)的副边线圈的中心抽头端连接SCR全桥电路(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桥整流电路(5)包括二极管和滤波电容,高频变压器(4)副边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高频变压器(4)副边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21)的一端,第一滤波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4)副边线圈的中心抽头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变压器(4)副边线圈的中心抽头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R H全桥电路(6)包括SCR转换桥电路,SCR转化桥电路由晶闸管组成,第一晶闸管(D3)的阳极和第三晶闸管(D5)的阳极同时连接半桥整流电路(5)中的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晶闸管(D3)的阴极连接第二晶闸管(D4)的阳极,第三晶闸管(D5)的阴极连接第四晶闸管(D6)的阳极,第三晶闸管(D5)的阴极和第四晶闸管(D6)的阴极连接到高频变压器(4)的副边线圈的中心抽头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晶闸管还配置有保护电路,且保护电路的结构相同,都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同时连接晶闸管的阳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同时连接晶闸管的阴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晶闸管的门极作为电压驱动信号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全桥转换式微逆变器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电路(7)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组成,第一晶闸管(D3)和第二晶闸管(D4)的连接点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9)的一端及第二电容(C20)的一端,并接电网,第二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9)的另一端,并接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5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谱倒置变换系统
- 下一篇:在化学法钢化的光学玻璃表面镀增透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