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洛芬精氨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921.0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千流;王宗贵;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30 | 分类号: | C07C57/30;C07C51/41;C07C279/14;C07C27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洛芬 精氨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采用“一步法”制备布洛芬精氨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布洛芬(Ibuprofen,1)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NSAID)之一。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以其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口服易吸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对儿科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布洛芬剂型众多,包括普通片剂、缓释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栓剂、乳膏剂、凝胶剂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布洛芬在水中几乎不溶,使得其仅适用于制备固体制剂,和其它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一样,起效相对较缓慢,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因而局限了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
布洛芬精氨酸盐又名布洛芬精氨酸,是布洛芬与L-精氨酸结合而成的一种盐。精氨酸,一种人体非必须氨基酸,分子中含二个碱性基团,其中一个碱性基团与布洛芬中羧基反应成盐。通过与精氨酸的成盐,改变了布洛芬溶解性,使得其易溶与水,在体内吸收速率增加,因为吸收速率的增加,缩短了镇痛起效时间,具有鲜明的速效镇痛的特点,临床中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其他适应症和布洛芬类似。布洛芬与精氨酸成盐后,由于水溶性大大增强,可用于制备液体制剂,尤其口服液和注射液,有利于加快吸收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扩大用药范围。故布洛芬精氨酸盐具有重要的药学应用,其制备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使用和产品开发,成本控制和环境污染,优化器制备工艺不仅具有社会意义,更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已公开的布洛芬精氨酸成盐工艺,专利和文献中作了详细阐述:ES 2105948A1和天津药学1989;1(4):18,典型的制备方法是将布洛芬溶于醇中,将精氨酸溶于水中,二相搅拌下滴加混合,生成布洛芬精氨酸盐,因生成物布洛芬精氨酸盐溶于反应溶剂中,故需采用冻干法,沉淀法或蒸馏回收溶剂等方法去除溶剂,ES 2105948A1和天津药学1989;1(4):18中采用的是回收溶剂的方法,其工艺繁琐,耗时,提高成本,回收溶剂需在长时间加温下进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也存在多步操作的问题,工艺复杂。
已公开报道的精氛酸布洛芬合成工艺的专利和文献还有:CN1246306C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2):58及山东医药工业,2000,19(1):15-16。其中CN1246306C专利的特征是:将布洛芬和精氛酸分别溶于醇中两相搅拌下滴加混合。其缺点在于:(1)需要两个反应罐分别溶解布洛芬及精氛酸且由于精氛酸不溶于95%乙醉,不易制成均匀的混悬液,需要强力搅拌设备否则会出现固体沉淀于罐底现象,从而大大增加了反应设备要求及成本;(2)如果用含水醇溶解精氨酸,就会出现室温不易析晶或析晶不完全现象;(3)CN1246306C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的是含水乙醇溶解,所以常温放置很难析出结晶,必须在-4℃冰箱放置过夜,费时,费力,费能源;(4)存在多步操作的问题,工艺复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2):58和山东医药工业杂志2000,19(1):15-16所报道的方法,是采用溶剂(丙酮)稀释法获得结晶,也就是在反应液中加入约3倍于溶剂量的丙酮,使结晶析出。其缺点在于增加了溶剂的用量及种类,由于最后是从混合溶剂中析晶,所以,溶剂难回收套用,从而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另外该方法也需要在冰箱中析晶12小时,也存在费时,费能源的问题,质量控制中需要测定两种溶剂的残留,增加了质控的难度;同时也存在多步操作的问题,工艺复杂;更由于增加一个有机溶媒,使污染增加。
已公开报道的精氛酸布洛芬合成工艺的专利和文献还有:CN101239901A,CN101817765A和CN101190889B。其中CN101239901A,CN101817765A专利的特征是先将一个物料用乙醇溶解后,然后再加入另外一个物料搅拌,其缺点在于:(1)用乙醇溶解物料,需要大量的乙醇,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存在易燃易爆的问题;(2)工艺操作中存在两步过程,需要先溶解一个物料,然后再投入下一个物料,操作步骤较长。CN101190889B专利的特征是用95%乙醇溶解布洛芬后,再加入精氨酸,该方法较CN101239901A,CN101817765A的优势是采用95%乙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其主要缺点在于:(1)先将布洛芬溶于95%乙醇,然后搅拌下加入精氨酸,工艺操作中存在两步过程,对于工业生产仍较为繁琐;(2)反应物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2-6,其比重仍偏大,生产成本较高,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控制保险箱/柜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