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杀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719.8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韵升;史庆苓;郑亭路;王成;宋研;郝春燕;吴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39/04;A61P3/00;A61P7/04;A61P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组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农药复配技术,特别涉及以稻瘟酰胺的复配技术。
二、背景技术
稻瘟酰胺(氰菌胺),是一种全新的、高效杀菌剂。
化学名称:N-(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
分子式:C15H18CI2N2O2
相对分子量:329.22
结构式:
稻瘟酰胺(氰菌胺)属于新型酰胺类杀菌剂。它是一种全新的、高效广谱性杀菌剂,与其它现有杀菌剂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对多种作物的不同害病害均有很好防效和出色的持效性,且低毒、低残留、安全性好。
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对作物非常安全,对人畜安全、低毒。适合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以稻瘟酰胺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制剂对提高药效和选择性具有一定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稻瘟酰胺为主体成分的高效,宽谱,低成本的复配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稻瘟酰胺为第一组分,以三唑类杀菌剂为第二组分,配以各种辅料得到高效,宽谱,低成本的二元复配制剂。
本发明涉及的杀虫、杀螨组合物,至少包括稻瘟酰胺和三唑类杀菌剂,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80%,稻瘟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的质量比介于20∶1~1∶20之间。
本发明涉及的杀虫、杀螨组合物,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中的一种。
本发明涉及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性颗粒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涉及的杀虫、杀螨组合物,采用按常规方法配制,可配制成各种剂型,使用方便。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谱广、增效作用显著、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其高效性、低毒、低残留,尤其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可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黄瓜、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防治。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中除特别提及的以外,组分比例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一
25%稻瘟酰胺·苯醚甲环唑乳油
原料组成:15份稻瘟酰胺原药,10份苯醚甲环唑原药,10份环己酮,5份二甲基甲酰胺,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份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份苯乙基苯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其余用甲苯补足100份。按常规方式配制。
毒性试验,大鼠急性经口LD50>150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15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作用,表明复配药剂属于低毒农药。
使用剂量:兑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稀释2000~3000倍,喷药3~7天,效果明显,防效90%以上。
将稻瘟酰胺(氰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分别按20/1,10/1,5/1,3/1,3/2,1/1,1/3,1/10,1/20比例复配,与20%稻瘟酰胺(氰菌胺)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做对照试验,其中3∶2的配比药剂共毒系数293.53,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九
80%稻瘟酰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原料组成:75份稻瘟酰胺原药,5份三唑酮,7份亚甲基双荼磺酸钠,5份木质素磺酸钠,2份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高岭土补足100份,按常规可湿性粉剂复配方式配制。
毒性试验,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对皮肤有微弱刺激作用,对眼有微弱刺激作用,表明复配药剂属于低毒农药。
使用剂量:防治小麦纹枯病,兑水稀释5000~6000倍,喷药2-3天,效果明显,防效90%以上。
将稻瘟酰胺(氰菌胺)与三唑酮分别按20/1,15/1,10∶1,5/1,1/1,1/10的比例复配,与20%稻瘟酰胺(氰菌胺)悬浮剂和1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做对照试验,共毒系数在154.35~192.25,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5∶1增效效果最明显。
实施例十一
5%稻瘟酰胺·苯醚甲环唑水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云石质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 下一篇:降低圆钢表面硬度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