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玉米胚芽粕中提取膳食纤维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139.5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晖;关宪峰;王媛;杨铭铎;曲彤旭;张美杨;姚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8 | 分类号: | A23L1/308;A23L1/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33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胚芽 提取 膳食 纤维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从玉米胚芽粕提取膳食纤维,生产膳食纤维渗透片的新工艺,属于食品植物油副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胚油又称玉米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玉米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口味清淡,没有豆腥味,油而不腻,既可以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原有口感与风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很适合作快速烹炒和煎炸用油。
我国是玉米种植及加工大国,副产品胚芽的数量庞大,生产玉米油的条件得天独厚。玉米油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均匀,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脂,其开发充满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玉米胚芽粕是玉米油加工中的副产物。玉米胚芽粕中含有粗蛋白23~28%,脂肪3~9.8%,灰分1.4~2.6%,纤维素7~9%,无氮浸出物42~52%。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苦于技术及开发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只能用于配制饲料。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可利用资源的日渐减少,粮食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文明病”患者会越来越多。利用玉米油加工的下脚料来开发新型保健食品,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资源的全效提高,还可以保护环境,免受废弃物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利用率不佳而提出。首先,本发明采机械法,即采用超声波与高压剪切技术使细胞破壁。超声波40kHz频率下,保持45~60℃下,超声破碎15min。高压剪切技术破碎,使颗粒大小达到50~80目。其次,采用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植物源及微生物源复合酶解技术分解玉米粕中的纤维素,其主要用酶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其酶解时间在3~5小时区间,酶解温度在35℃~50℃区间内。第三,玉米胚芽粕粗纤维经降解、精制后制成膳食纤维渗透泵控释片。控制膳食纤维粉颗粒大小,制成片剂颗粒大小要求在80~120目区间。再于15~30目区间整粒。
本发明可溶性膳食纤维粘性好,提取率高优于传统的提取膳食纤维工艺。膳食纤维渗透片可延缓胃的排空作用,可阻碍消化酶与肠道内容物的混合,进而减慢了整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将玉米胚芽提油过程中的初级副产物——玉米胚芽粕提出,经流量计计量。第一阶段,经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调节为40kHz,处理15min。第二阶段,首先将玉米胚芽粕通过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再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二次粉碎粉碎。第三阶段,将粉碎后的粉末送入酶解池中进行酶法处理。首先开启搅拌装置,将转速设为20~30转/分钟,换热管内冷却介质的温度设定为35℃后开始进酶。待池内充满后,维持油温35℃~50℃并保持240分钟。最后,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调节为60℃。至此,膳食纤维提取过程完成。第四阶段,为了制成膳食纤维渗透片,要将提取后的膳食纤维产品再次进入气流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使粉末达到80~120目区间内,再将粉末进入带有打孔针的异型冲压片机内,进行压片,将压力设置为10千牛。最后进入糖衣机内进行包衣,转速设置为10~15转/分钟。至此,膳食纤维渗透片制作流程基本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缆装置及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