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固化型碳/银复合纳米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503.6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2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复合 纳米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丝网印刷中的导电浆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印刷电子技术是基于印刷原理的电子制造技术,主要是将一些分散性好的或水溶性的无机
或有机材料进行印刷图案化处理而最终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当前印刷电子制造过程中
主要使用的油墨浆料主要为导电银浆,其主要成分为Ag纳米或微米颗粒,近年来贵金属价
格的走高,导致银浆价格大幅攀升,致使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丝网印刷适性和导电性能的C/Ag复合纳米导电银浆。
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55~72%的C/Ag复合纳米材料,10~25%的高分子树脂,10~20%的添加剂,6~15%的溶剂。
本发明采用高分子树脂为有机树脂载体,产品主要是通过丝网印刷后,采用红外干燥或在130℃至150℃的热风固化20分钟。具有较好的丝网印刷适性和导电性能,较传统银浆其成本降低约70%左右,还具有导电性能可控性。
具体的特点是:
1、该导电银浆的原料大部分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导电纳米碳粉的价格也较低,虽然Ag
原材料价格较贵,但使用量少,对整体价格影响不大;
2、C/Ag复合纳米导电银浆将较传统纯银型银浆其成本降低约70%左右;
3、该导电银浆制备工艺较简单,工艺参数较易控制;
4、该导电银浆固化温度相对较低,可采用常规丝网印刷方式进行使用。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C/Ag复合纳米材料占导电银浆总质量的58%~72%,单个C/Ag复合纳米材料颗粒粒径为50~500 nm。
本发明所述高分子树脂可以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氨型环氧树脂、松香改性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脂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导电高分子树脂,主要是由于其具有π电子体系长,电导率大,自身体积电阻率低等优点。
所述添加剂可以为乙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桐油酸二聚体多元胺或缔合型增稠剂2026中的任意一种。
添加剂中的硅烷偶联剂主要作用是可将C/Ag复合纳米材料与聚合物树脂的界面之间架起分桥,促进其黏着力。
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丁醇、乙酸丁脂、乙二醇-丁醚、环己酮、783慢干水或缩水甘油醚中的任意一种。
在所述导电银浆中还包括水。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出生产上述C/Ag复合纳米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
将C/Ag复合纳米材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机械搅拌均匀,即制成导电浆料;所述C/Ag复合纳米材料、树脂、溶剂及添加剂投料时分别占投料总质量的55~72%、10~25%、10~20%和6~15%。
本工艺过程简单、方便,价廉,环保,适宜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推广应用。
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60~70转/分。
为了调节电子浆料的粘度,在所述机械搅拌前还加入水。
本发明的各具体工艺规范评述如下:
1、C/Ag复合纳米材料其含量应该大于或等于58%,但不要超过72%,其粒径范围为50~500 nm (该复合材料获得的主要方法为将购买的纳米导电碳粉,采用多元醛进行功能化处理,加入银氨溶液反应实现)。
2、将C/Ag复合纳米材料、有机树脂、添加剂投入到搅拌容器中加溶剂和水搅拌均匀,可获得粘度不超过600 Pa?sec的复合纳米导电银浆。
3、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对获得的C/Ag复合纳米导电银浆进行印刷,热固化后测试其导电性能,印刷厚度为6微米左右,用万用表量测阻值,0.4mm宽线长1米电阻<180 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采用的C/Ag复合纳米导电银浆的制备工艺已于2012年3月1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申请号为2012100622922,其具体生产工艺是:
1、 选取一定质量的碳纳米材料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并保持搅
拌一段时间。
2、反应结束后,利用离心将所得沉淀从反应介质中分离出来,并先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将其再次分散到一定浓度的多元醛溶液中,并保持搅拌一段时间。
3、用硝酸银和氨水配置银氨溶液,并将上述醛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银氨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贴装型高分子PTC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胶片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