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093.4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洋平;藤田昌之;井口一成;宫岸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M7/08 | 分类号: | B62M7/08;B62K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 ||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车身(B),其对前轮(Wf)进行支承且具备操纵者用座椅(7);
动力单元(P),其对左右一对的后轮(Wr、Wr)进行支承并对它们进行驱动;
侧倾接头(Jr),其将所述车身(B)与所述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车身(B)绕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倾轴线(Y)侧倾;
摆动接头(Js),其将所述车身(B)与所述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动力单元(P)上下摆动;
直动式的侧倾减震器(61),其控制所述车身(B)的侧倾,
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倾接头(Jr)包括:经由所述摆动接头(Js)与所述车身(B)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24);由所述动力单元(P)支承且在所述侧倾轴线(Y)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24)嵌合的后部接头构件(25),
另外,所述侧倾减震器(61)包括:固定于所述后部接头构件(25),且轴线朝向车宽方向配置的减震缸(62);在该减震缸(62)内滑动的减震器活塞(63);与该减震器活塞(63)结合而向所述减震缸(62)的端壁外突出的活塞杆(64);将该活塞杆(64)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24)之间连结,从而将前部接头构件(24)的侧倾动作转换成直线动作而向活塞杆(64)传递的连动机构(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倾减震器(61)配置在侧倾接头(Jr)与所述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9)之间的空间(78)中,所述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9)与所述侧倾接头(Jr)的上表面对置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9)具备对所述后部接头构件(25)进行支承的曲轴箱(13)、以前倾姿态与该曲轴箱(13)的前部连设而与所述侧倾接头(Jr)的上表面对置的气缸部(10),在该气缸部(10)与所述侧倾接头(Jr)之间配置所述侧倾减震器(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动力单元(P)上安装用于冷却所述发动机(9)的散热器(80),该散热器(80)以该散热器(80)的上端部比下端部位于后方的倾斜姿态配置在一方的所述后轮(Wr)的前方,在比该散热器(80)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所述侧倾减震器(6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64)的两端部从所述减震缸(62)的两端壁向外方突出,并且其突出的长度在所述车身(B)侧倾时,在该侧倾方向侧增加,所述车身(B)以在其侧倾时覆盖所述活塞杆(64)的所述突出长度增加侧的突出部的前面侧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0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