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断路单元及组装该电池断路单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824.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鲍伯·马特杰克;马克·内德茨维基;格里戈·菲利普斯;梁熙国;布莱恩·塞蒙斯;鲍伯·莫丽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陆弋;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断路 单元 组装 方法 | ||
背景技术
能够将电池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断开的电池用电气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然而,该电池用电气系统具有联接到每个部件的、各自不同的电线,其组装极为耗时且易于产生组装错误。
因此,本发明人在此认识到:需要一种减少上述缺陷和/或使上述缺陷最小的、改进的电池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
发明内容
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电池组选择性地联接到负载的电池断路单元。该电池断路单元包括基部,该基部被构造成将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预充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保持在该基部上。该电池断路单元还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联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从所述电路板向外延伸。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分别联接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汇流条还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电池组。第二汇流条还构造成联接到所述负载。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分别联接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三汇流条还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电池组,而第四汇流条还构造成联接到所述负载。
还提供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组装电池断路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预充电继电器以及充电继电器保持基部上。该方法还包括:将具有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的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基部上方。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分别联接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三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分别联接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方法还包括:将罩部联接到所述基部,使得所述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充电继电器以及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基部与罩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电池断路单元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等距视图;
图3是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一部分的另一等距视图;
图4是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一部分的另一俯视图;
图6是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一部分的又一俯视图;
图7是在图4的电池断路单元中使用的电路板的等距视图;并且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组装图1的电池断路单元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提供了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电池断路单元30的混合动力车辆10。该混合动力车辆10包括电池组20、电池断路单元30、混合动力传动系统34、电容器36、充电系统40以及微处理器42。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负载”是指电负载。例如,该负载可以包括电容器36和混合动力传动系统34中的至少一种。
电池组20被构造成输出用于该混合动力传动系统34的工作电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组20包括彼此串联或并联联接在一起的多个锂离子电池模块。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该电池组20中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电池模块,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电池断路单元30被构造成用于将电池组20选择性地电联接到作为电负载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34。电池断路单元30包括基部60、充电继电器62、预充电继电器64、第一接触器70和第二接触器74、电路板80、第一汇流条90、第二汇流条92、第三汇流条94、第四汇流条96、预充电电阻器110、第一连接器端子组件120、第二连接器端子组件130、第三连接器端子组件140、以及罩部142。
基部60被构造成将所述充电继电器62、预充电继电器64、第一接触器70、第二接触器74以及电路板80保持在该基部60上。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部60由塑料构成。而且,基部60可利用螺钉或螺栓而附接到充电继电器62、预充电继电器64、第一接触器70以及第二接触器74。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也可考虑其他的附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