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心电传感胸带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426.2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汪丰;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B32B15/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心电 传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心电传感胸带及其制作方法,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从而得到人体心电信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监护是心脏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心电图是在患者静卧条件下由心电监护设备记录的心电活动,通常历时为几秒到一分钟,只能获取少量有关心脏状态的信息,如对心率失常患者,由于未发病时心电信号无明显异常,因此仅采用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心电holter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便携式心电监护设备,它弥补了常规心电图仅能做短时静态记录的不足,是心脏病辅助诊断的重要工具。
目前在医院进行心电监护使用的是普通的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一次性心电电极片通过导电凝胶接触人体皮肤,由于导电凝胶不透气,长时间心电监护时,存在着以下缺陷:1)会造成皮肤敏感、瘙痒、溃烂等负面影响;2)由于导电膏会逐渐干涸,因此传感器与皮肤的接触阻抗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不利于长时间心电监护;3)传感器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利用。因此,传统的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不适合用于长时间心电监护。
申请号200410096023无线传输的心电监测结构,公布了一种导电织物的心电监测胸带结构,这种心电胸带的结构,导电织物电极之间固定在胸带上,织物电极与外部的电磁场没有屏蔽,由于使用者所穿着的衣物上常有静电,当衣物与胸带之间有相对移动,静电场就有了变化,这种变化的电场会在两片导电织物电极之间形成电压,造成对心电信号的干扰。在使用上的表现就是使用者移动或扭动身体时心电信号会受到干扰,影响心电/心率的错误识别。如图4是没有屏蔽时,衣物抖动心电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面向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心率监护,提出一种带状干式心电传感胸带及其制作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缺陷,以及穿戴式装置在人体活动时心电信号无法正常采集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式心电传感胸带,其特征是:该心电传感胸带为四层叠合并连接为一体的结构,设置一带状基底层,在基底层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带状电极层,该电极层设置成两段,之间设有间距,间距处基底层暴露,在两段电极层分离的一端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电极层导通的信号接口,在电极层 之上设有带状隔离层,隔离层覆盖两信号接口,隔离层上开有两个孔与两个信号接口位置对应,暴露出两个信号接口,在基底层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带状屏蔽层,基底层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段松紧带,两段松紧带的末端分别设有尼龙搭扣,各层之间固接。
上述干式心电传感胸带的制作方法如下:
1)基底层采用30cm×5cm的纯棉布料,在纯棉布料的两端分别缝制一段松紧带,两段松紧带的末端分别缝制尼龙搭扣,两段松紧带的末端闭合后与人体胸围相应;
2)电极层采用两段相同的100%纯银纤维纺织物,每段10cm×4cm,两段电极层之间间距≥4cm,在每段电极层的间距一端表面同侧,各缝制一个与电极层导通的纯铜四合扣作为信号接口,纯铜四合扣圆心距间距一端≥1cm,将两段电极层信号接口的背面缝制在基底层一侧的表面上;
3)隔离层采用14cm×5cm的纯棉布料,覆盖两段电极层之间的间距及纯铜四合扣,与两段电极层缝合,隔离层与两纯铜四合扣位置对应处,开有小孔,露出纯铜四合扣的柱状突出部分;
4)由于人体体表生物电信号极其微弱,易受外界噪声影响,采用钢纤维纺织物作为屏蔽层,缝合在基底层另一侧的表面上。
本发明与现有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使用纯银纤维纺织物作为电极材料,不需要使用导电膏,从而克服了由传统一次性Ag/AgCl传感器引起的皮肤敏感、接触阻抗随时间变化等缺陷;采用带状作为传感器形态,与现有穿戴式心电采集方案相比,更加利于传感器固定于人体胸部位置,在人体日常运动条件下,如行走,上下楼梯,可获得较好的心电采集效果;采用了钢纤维纺织物作为外侧屏蔽材料,提高了采集所得心电信号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背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分层结构图;
图4是现有技术心电采集效果图;
图5是本发明心电采集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磁棒式沉砂筒
- 下一篇:用于拼装式塔机基础的防滑移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