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627.3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黄刚;王开强;吴延宏;王辉;邓伟华;周鹏华;陈波;李迪;王健;张杰;蓝晓木;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E04G13/0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模板 功能 凸起 周转 混凝土 承力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与墙体(7)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墙体(7)承力侧凸起部(7.1)的承力钢板(1)和用于连接承力钢板(1)和墙体(7)的水平拉结螺杆(3),所述承力钢板(1)的背面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凸起部(7.1)扣合的凹入部(1.1),该凹入部与凸起部(7.1)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承力钢板(1)的正面在与凹入部对应的部位焊有向外伸出的支座(6),所述水平拉结螺杆(3)至少有四根,对称连接在承力钢板(1)的四周,并由螺母 (4)紧固,所述水平拉结螺杆的内端有锚固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钢板(1)与螺母(4)之间垫有垫片(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为牛腿形或π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端头是锚固在墙体(7)凸起部背侧表面的的背板(8)及螺母(9)或锚固在墙体(7)内部的背板(8)及螺母(9),或者是嵌入墙体混凝土中的锚爪(11),所述锚爪(11)的形状为1字形、J字形、T字形、十字形或爪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8)与螺母(9)之间垫有垫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7.1)两侧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与承力钢板(1)垂直。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模板功能的凸起式可周转混凝土承力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墙体(7)至第一个承力部位的底面,并绑扎拟施工墙体承力部位的钢筋;
步骤二,在拟施工墙体承力部位墙体的正面承力侧放置带凹入部(1.1)的承力钢板(1),将水平拉结螺杆(3)穿过承力钢板(1)的四周,水平拉结螺杆(3)内端的锚固端头置于拟施工的墙体(7)的背面,承力钢板(1)的正面在与凹入部对应的部位焊接向外伸出的支座(6);
步骤三,浇筑墙体(7)第一个承力部位的混凝土,形成凸起部(7.1),所述凸起部(7.1)与承力钢板(1)上的凹入部(1.1)相互扣合;
步骤四,水平拉结螺杆(3)的外露端部通过螺母(4)将承力钢板(1)与墙体(7)紧固;
步骤五,将被支承物体支承在支座(6)上,并向上继续施工墙体(7);
步骤六,将被支承物体移开后,拆除带支座(6)的承力钢板(1)以及锚固在墙体(7)凸起部背侧表面的背板(8)及螺母(9),并移至下一个拟施工墙体的承力部位;
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一至六,直至墙体(7)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6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开关以及具有该薄膜开关的按键与键盘
- 下一篇:按键组合装置与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