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润滑管路的热交换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5798.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欧·吉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何冲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润滑 管路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此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润滑管路的热交换器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燃机包含了润滑管路,该润滑管路适用于润滑内燃机旋转部件或其他需要相对滑动的部件。
这个润滑管路一般包含一个由马达启动的润滑流体泵,其用于收集从油槽里进来的润滑剂(通常为油),并依靠压力输送润滑剂到在气缸中的主管道。
主管道通过各个管道与多个流出孔连接,以润滑轴承、阀门、挺杆等,然后油又从这些地方回到油槽。
润滑管路通常还包含一个热交换器和设在润滑流体循环方向上、热交换器上游或下游的过滤器组,其目的在于在润滑流体再次流入主管道前先进行过滤。
上述热交换器一般包含一个箱体,在其中拥有一个隔间,该隔间由两个相互隔开的室组成。
上述箱体,可为拥有一个长方形截面的杯状或盆状,因此有单独一个开口端,此开口端由一个支撑体封闭,该支撑体进一步用于在车辆发动机燃烧室内支撑热交换器。
一般通过将多个螺钉或螺栓插入支撑体和箱体周边区域的各个对应的孔洞,例如箱体和支撑体的四个角落,使支撑体和箱体固定。
箱体的内部空间被拆分为两个运作环境(上述的两个室),其中第一个运行环境通过支撑体内待冷却流体的流入孔和流出孔与润滑管路相通,而第二个运作环境通过支撑体中的另一个流入孔和另一个流出孔与制冷流体的回收管道相通。
由于待冷却的流体通过泵向第一个运作环境内部推动,在箱体内部不断产生一定定的压力,某些情况下会达到很高水平(例如:会使箱体和/或支撑体变形的水平),同时使流体(制冷流体和/或待冷却流体)从热交换器中泄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热交换器组,其中,由于在其内部所储存流体的压力所导致的内部箱体和支撑体变形,以及构成热交换器的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移,相对于已知类型的热交换器组显著减少。
因此,本发明一个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热交换器组,该热交换器组在使用中表现出高水平的抗机械应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减少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以一种简单的、合理的和廉价的方法实现上述目标。
这些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优选的和/或特别有利的方案。
发明内容
特别地,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内燃机润滑管路的热交换器组,其包括:
箱体,该箱体适用于界定和包含两个独立室,其中待冷却的流体和制冷流体分别在两个室中各自循环流动;
支撑体,该支撑体设有多个连通管道,该管道用于连接所述润滑管路与所述室;以及
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将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箱体可拆除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紧固元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接合元件,该至少两个接合元件可拆除地接合,并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撑体结合。
通过这种方案,箱体和支撑体由于在其内部所储存液体的压力所导致的变形,以及构成热交换器的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移,显著减少,且同时使热交换器组具有了更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附图和非限制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势将在下文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组的侧面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热交换器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剖面线III-III处的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没有热交换器的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热交换器组的仰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剖面线VI-VI处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热交换器组的润滑管路的液压油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别地,参照附图的图解,设置在内燃机润滑管路1中的热交换器组,整体由10个标示。
热交换器组10包含热交换器20(如,板式热交换器),其设置有箱体21(如,平行六面体的)。
箱体21内部有两个室,它们相互分开,其中在润滑管路里的、需被冷却的流体,即:润滑流体(如,油),以及制冷流体(如,水)分别在两个室中流动。
具体地,箱体21由托盘形的横板堆叠而成,即,将横板末端与开放的底面相对放置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底面,同时依次逐个堆叠起来形成了多个相互分开的隔间,这些隔间存在于每对横板之间并且通过适当的通道连接,上述两个独立的室。
所有这些板材23之间都被稳固地固定(如,以焊接的方式)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