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250.8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岳恒;阙利民;蔡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7/06 | 分类号: | C07C237/06;C07C2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丁酰胺 盐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手性药物左乙拉西坦中间体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单药治疗均可降低癫痫部分性发作。199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2005年其口服片剂和溶液剂获准用于4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癫痫首次发作的辅助治疗。于2007年3月在我国批准上市。本品具有不同于其他抗癫痫药物的独特作用机制,是迄今惟一证实与突触前神经末梢内突触小泡蛋白SV2A结合的抗癫痫药物,其与SV2A的结合可抑制癫痫环路中的异常放电,从而阻断癫痫发作。本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动学呈线性、蛋白结合率低、肝脏代谢少、能快速获得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相互作用小等特点,是临床用药较安全的药物。
乙拉西坦有R、S两种对映异构体,右旋体对于抑制癫痫发作只有轻微或者不明显的药效作用,而左乙拉西坦则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关键是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左旋异构体的光学纯度。
UCB公司的专利号为US4696943的专利首次提及左乙拉西坦,并以(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为原料,在溶剂苯中用(R)-(+)-α-甲基苄胺进行拆分,得到(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然后再酰胺化,得到左乙拉西坦,如以下合成路线所示。该方法不但使用了剧毒溶剂苯,工业生产中应避免使用,而且该方法得到的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较低。
后续专利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合成,一种是采用光学活性的氨基酸为起始原料,另一种是在合成过程中成盐进行拆分。
专利号为CN10155009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以L-蛋氨酸为原料,经过甲巯基的羟基化,氨基的酰化、羧酸的酰胺化、在经过环合等步骤制备得到左乙拉西坦的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可见该方法使用了剧毒的碘甲烷。
专利号为CN10155010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以L-苏氨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卤代、脱卤、酰化、环合等步骤制备得到左乙拉西坦的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该方法的缺点是合成反应时间较长。
专利号为EP156637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以L-2-氨基丁酸为原料,经甲酯化、氨解、成盐、环合四步反应制备左乙拉西坦的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公开号为WO0301408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以L-2-氨基丁酸为原料,经甲酯化、脱HBr、关环、氨解四步反应制备左乙拉西坦的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以上两条路线虽然步骤少,但起始原料L-2-氨基丁酸价格昂贵,成本较高。
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是左乙拉西坦合成过程的关键中间体,重要手性源。可以在合成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后与4-氯丁酰氯关环制备左乙拉西坦。专利号为CN1583721A的专利文件,如下合成路线所示以消旋D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为原料进行拆分时,由于碱的存在,如氢氧化钠,使相当一部分的无机盐类,如氯化钠,酒石酸钠等与产物会同时沉淀析出,造成分离困难,得到的产品纯度不高。且D-构型的异构体生物活性远低于L-构型的异构体,没有利用价值,没有进行回收再利用。
专利号为CN101130504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以2-溴丁酸为原料在氨水中经胺化得到2-氨基丁酸,经酯化、氨解得到混旋的游离碱DL-2-氨基丁酰胺粗品,再采用半量拆分的方法,得到光学活性的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方法。并对拆分母液进行了消旋回收再利用。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DL-2-氨基丁酰胺粗品含有较多未知杂质, 对于后续拆分工序造成很大影响,导致产品抽滤和质量不稳定,生产上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纯度高、收率高、质量稳定的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如下面合成路线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①纯化:将混旋的DL-2-氨基丁酰胺粗品溶于水中,加入芳香醛,于-10~50℃反应1~10小时,形成希夫碱析出,过滤,干燥,得到纯化的混旋的希夫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2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