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26734.8 申请日: 2012-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3239407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冀蕾;孙从新;叶田田;冯莹;周岩;张继昌;沙正尧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31/454;A61P25/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6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伊潘立酮 药物 固体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药物制剂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一种含有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按受体阻断作用不同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大类: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氟哌啶醇为代表,主要作用机理为阻断多巴胺受体它们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兴奋躁动、冲动行为等)有较好疗效,同时锥体外系反应(EPS)常见,而对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等)疗效差;非典型性抗精分裂药物:治疗谱更广,对阴性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更轻微,服用剂量更小,也出现了很多更先进的剂型,极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布南色林等。 

伊潘立酮(iloperidone)由美国Vanda Pharma公司研发,2009年5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Fanapt,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该药物的分子式为C24H27FN2O4,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8,其化学结构式见式1。伊潘立酮属于非典型性抗精神分裂药物,与目前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短期、长期的安全试验结果显示伊潘立酮的副作用要少些,不会诱导患者发生糖尿病,患者锥体外系症状也较少(无静坐不能、无高催乳素血症、嗜睡发生率下降、认知能力下降较少)。伊潘立酮是5-HT2/D2受体拮抗药,对多巴胺D3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对肾上腺素α1受体,多巴胺D4受体,5-HT1A受体和5-HT7受体也有适合的亲和力。 

目前FDA批准上市的剂型为普通片剂,容易产生颗粒间的作用力较差,固体桥连接力较小,可压性和压制成型后的脆碎度差,存在溶出不完全等的缺陷。 

中国CN201010269414,CN02821426.9,申请人均为瑞士诺瓦提斯公司,伊潘 立酮和星状聚合物的贮库制剂,属于特殊制剂剂型的组合物专利,制备工艺复杂,且用于注射。 

中国专利CN200910379131提供了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伊潘立酮药物固体复合物,CN201010184547.3提供了一种通过微粉化和其他辅料共粉碎法制备的伊潘立酮固体复合物的方法,CN200910228900同样提供了一种微粉化的伊潘立酮固体复合物的处方和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在口服制剂中添加可以提高溶出度,但是因为具有口服急性毒性,能够造成胃黏膜和小肠绒毛的损伤,应尽量避免添加。CN201010184547.3和CN200910228900均应用常规方法改善伊潘立酮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效果有限。合理的改进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调整处方和比例以期达到良好的溶出效果,提高含量均匀度,降低装样差异对于伊潘立酮口服制剂仍然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含药固体分散体,使药物溶出更加完全,并改善其流动性和装量差异。 

本发明所述的含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伊潘立酮及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与成型成分,可以以片剂和胶囊的形式存在,制备1000片的配方组成及重量百分比组成:0.7-8.5%药物、12-35%载体材料、60-78%稀释剂、2-5%粘合剂、5-15%崩解剂、0.5-2%润滑剂。 

本发明所述的含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载体材料选自PEG类,PVP类,泊洛沙姆188,枸橼酸,酒石酸,胆酸,壳聚糖,半乳糖,右旋糖苷,蔗糖,甘露醇,山梨醇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含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稀释剂选自淀粉,蔗糖,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二水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含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粘合剂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含伊潘立酮药物的固体组合物,崩解剂选自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