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灶厨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625.6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苟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仲武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5B21/02;F24C15/00;F24C7/06;F24C7/08;F24C15/10;F24C1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黄启行;方晓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半导体 热电 效应 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灶厨具。
背景技术
在许多家庭或者企业都使用电加热灶厨具,电能作为一种清洁和方便的能源,使得以电能为能源的灶厨具比使用传统能源的灶厨具更具优越性。目前电加热灶厨具通常采用对电阻类器件通电,电热圈、电热丝、电热管、电热片等器件因电阻原因而发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把热量传到料筒上,使料筒等被加热物体发热。
另一种电加热灶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器,在电磁设备控制机芯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60HZ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磁场作用于自身或采用磁感应传输到其它相邻进入发热体内,当磁场磁力线通过金属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旋涡流,还是涡流因金属自身电阻转换成热能,使料筒等被加热物体本身发热,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
其它还有很多加热方式,如红外加热把电能转化为红外线,被加热物体接受红外线转化热能;微波加热把电能转化微波能,被加热物体适合接受并接受微波能,因分子振动加速转化热能。
现有各种技术的电加热灶厨具都存在电能转化热能的效率理论上没有一个能达到100%,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现有技术的电加热灶厨具均没有考虑热量中和问题,最终必然会有大量热量失散到空气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上升,进一步因为制冷降温造成二次能源消耗;同时失散到空气中的热量整体造成全球温度上升,对环境不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灶厨具,用以提供一种节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灶厨具,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灶面、散热装置、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电气相连,用以为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提供直流电源;
所述灶面固定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极板上;
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极板下。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具体为散热片;
或者,所述散热装置具体包括:支架、散热片和风机;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散热片和风机,并开有通风口;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极板接触,安装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极板下;所述风机用于加速支架内空气与支架外的空气的交换。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为多个;以及,多个半导体制冷器为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进一步,所述灶厨具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开关模块;
所述开关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之间,用以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之间的电路通断;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灶面,用以检测灶面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若判断出接收的温度值超过设定值,则通过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控制开关模块断开电路。
进一步,所述灶厨具还包括:按键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
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电气连接于电源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之间,用以控制输入到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的大小;
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从所述按键模块输入的按键信息,并根据所述按键信息通过所述电流控制模块控制输入到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的大小。
较佳地,所述灶面内部为中空,并填充以导热油。
本发明实施例的灶厨具由于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件进行制热,其制热能效比和电阻类的制热管相比,能效比从1提高为1.3~1.5,更节约能源。其次,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灶厨具在制热的同时还产生一定的制冷量,减少了对大气综合热量的排放,改善了环境温度;并且,还可以避免在灶厨具的工作空间内增配空调设备进行降温,进一步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具有热电效应的半导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灶厨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仲武,未经苟仲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压开关柜后门联锁机构
- 下一篇:智能家居安防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