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镀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可电镀元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167.6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D.基斯利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哈迪塑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少丹;卢江 |
地址: | 德国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镀 多件式 复合 塑料 部件 元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镀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一个或多个观察侧(ansichtsseitig)的可电镀元件的方法,所述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容纳可电镀元件的基本元件由不可电镀的塑料制成。在此,这尤其涉及例如使用在机动车行业中的装饰元件。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不可能在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观察侧的可电镀元件的区域中对所述类型的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进行涂层,只要所述元件的该涂层不与基本元件分离地进行。装饰元件上的符号或结构(例如在汽车中的遮光板)就这些突起的结构或符号的遮盖面来说可以仅仅用热冲压薄膜(热移印方法)例如镀铬地装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推荐一种用于电镀一个或多个观察侧的可电镀元件的方法,这些元件已经被容纳在不可电镀的由塑料等制成的基本元件中。
该发明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解决。通过复合塑料部件的待电镀元件的背面的接触能够实现:穿过邻接的穿通缝隙在观察侧电镀该或这些可电镀的元件。在穿通缝隙被相应地确定大小的情况下,其在全部涂层的施加之后被涂层层封闭并且因此在最终状态中不是可见的。在电镀期间用于填充、接触、以及保持该部件的附加物在涂层之后被去除。
被证实为有利的是,穿通缝隙分别从末端至出口逐渐变细地被构造,由此可能存在的电解质能够被洗得更干净。在此,与穿通缝隙相对地、与可电镀元件邻接地在基本元件中可分别设置另外的缝隙,该另外的缝隙用于在注塑过程期间在待电镀的元件的区域中排除气体或避免气态夹杂。该另外的缝隙也通过要施加的涂层来封闭并且因而相应地以其观察侧的开口宽度被确定大小。
原则上,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从部件的背面起进行多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可电镀元件的电镀。因此,可以制造并且电镀复合塑料部件,在该复合塑料部件上通过可电镀的各个元件没有可视连结地形成突起的被电镀的区域。于是周围的区域分别是无涂层的。
相同的技术在相反意义上也是可能的。观察侧的元件的在内部的区域例如可以无涂层地被实现并且例如适于透射地被提供。同样,元件的封闭的小岛部分是可电镀的,例如在具有可透射的“小岛(Inseln)”形式的符号的所谓的2-K-按钮/开关上。在此,在该表面上(观察侧)突起的结构从后面通过基本元件填充并且与金属层的电解淀积部接触。
附图说明
在下面借助描绘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该发明。其中:
图1示出两件式复合塑料部件的透视示图以及
图2示出按照图2中的线I-I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作为原则上的例子示出了装饰部件形式的复合塑料部件,该装饰部件例如可以以两组件技术来制造。基本元件1、即板在此由不可电镀的塑料组成,优选是塑料注塑部件。该基本元件1在观察侧以突起的形式容纳“D”形式的装饰元件2。该元件2由可电镀的塑料制成并且优选从背面被连结并且用塑料材料填充。
如由图2可以看出的,在元件2上成型出穿透基本元件1的附加物21,该附加物用作喷射拱顶以及保持和电接触元件。在基本元件1中与该附加物21邻接地设置有具有开口11的向观察侧逐渐变细的缝隙。该缝隙的入口侧载有数字12。缝隙开口11的宽度在此稍微小于直至等于要施加的电镀涂层3的厚度“B”。
在将电接触的复合塑料部件引入在相应的电解槽中之后,电解质从基本元件1的背面穿过缝隙11、12而围绕整个可电镀元件2流动。在此,以预先选择的涂层厚度“B”形成均匀的涂层3。
为了在注塑过程的填充阶段抵抗气态夹杂,优选可以在流动通路末端上提供另外的穿通缝隙。
以相应的方式,可以在不要涂层的基本元件上也设置多个要涂层的装饰元件,于是这些装饰元件分别从基本元件的背面与穿过基本元件的附加物相接触。于是相应地,也要设置穿通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哈迪塑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格哈迪塑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