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5574.5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生;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微小 硅片 切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尤其是适用于硅片中有一个导向V型槽,且适用于狭窄空间的,主要是一种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割方法是,用左支架、右支架支撑微小硅片,用金刚石刀从V型槽的反面由里向外划痕并切断,由于空间狭小金刚石刀伸展不进去,切出的断面与所需的工件不平整,还要凸出一个刀间隙,而硅片的正面有个V型槽,在受力划过敲断的过程中微小硅片容易顺着V型槽的根部从右向左方向断开,V型槽微小硅片的正面是工作面无法划,不能有任何损坏,因而传统的加工成品率不高,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其切断后断口截面平整,不损坏原有的V型槽体及表面,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好左支架和右支架及一块用于冲撞的撞块,撞块的下端呈锥形结构;
(2)在微小硅片上的Y方向上设有两个横槽,横槽的深度比微小硅片上X方向的V型槽的深度要深;
(3)将微小硅片放置在左、右两个支架上,且左、右两个支架之间有间距,使微小硅片上Y方向上的两个横槽与左、右支架的内侧边正好对应;
(4)用撞块轻轻敲压微小硅片的位于左、右支架之间的部位,将微小硅片断成三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微小硅片的Y方向上的两个横槽的制作方法是:
1)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在硅片表面生长氮化硅薄膜;
2)在硅片表面涂光刻胶并干燥,形成光刻胶膜;
3)将事先做好图形的掩模放在硅片上方,在光刻机中曝光形成潜影;
4)显影、清洗、烘干,在硅片表面形成具有图形结构的胶膜;
5)硅片放入真空腔中充入特定气体并放电,在低压等离子体中刻蚀没有胶膜保护的氮化硅,直至彻底清除氮化硅并露出单晶硅;
6)用去膜剂除掉胶膜,露出具有图形结构的氮化硅;
7)在碱性腐蚀液中湿法刻蚀露出的硅片,直至形成横槽。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切断后断口截面平整,不损坏原有的V型槽体及表面,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微小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操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带有V型槽的微小硅片的切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好左支架1和右支架2及一块用于冲撞的撞块4,撞块4的下端呈锥形结构;
(2)在微小硅片3上的Y方向上设有两个横槽5,横槽5的深度比微小硅片上X方向的V型槽6的深度要深;
(3)将微小硅片3放置在左1、右2两个支架上,且左1、右2两个支架之间有间距,使微小硅片3上Y方向上的两个横槽5与左1、右2支架的内侧边正好对应;
(4)用撞块4轻轻敲压微小硅片3的位于左1、右2支架之间的部位,将微小硅片3断成三段。
在所述的步骤(2)中,微小硅片的Y方向上的两个横槽的制作方法是:
1)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在硅片表面生长氮化硅薄膜;
2)在硅片表面涂光刻胶并干燥,形成光刻胶膜;
3)将事先做好图形的掩模放在硅片上方,在光刻机中曝光形成潜影;
4)显影、清洗、烘干,在硅片表面形成具有图形结构的胶膜;
5)硅片放入真空腔中充入特定气体并放电,在低压等离子体中刻蚀没有胶膜保护的氮化硅,直至彻底清除氮化硅并露出单晶硅;
6)用去膜剂除掉胶膜,露出具有图形结构的氮化硅;
7)在碱性腐蚀液中湿法刻蚀露出的硅片,直至形成横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