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0107.3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沢田和希;村中诚;平松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02 | 分类号: | B60J7/02;B60J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潘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车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顶装置一般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该可移动板布置在车辆的车顶板的开口部分处。例如JP2005-153803A(以下称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的车顶装置包括:可移动板,该可移动板布置在车顶板的开口部分处;功能性支架,该功能性支架支撑该可移动板;导轨,导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附接至车顶板;以及带,该带能够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该带被电动机驱动以沿纵向方向移动;由此,功能性支架随带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可移动板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可移动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可移动板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布置在前端部处、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可移动板的前端部绕着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可移动板的后端部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可移动板向前倾斜(可移动板向前倾斜的状态将称为翘起状态)。在使可移动板进入滑动模式的情况下,可移动板的前端部从翘起状态向上移动并且可移动板向后滑动。
具体地,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分别定位在功能性支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处的前滑靴和后滑靴以可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导轨上。前滑靴和后滑靴连接至带,从而根据带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
在前滑靴与功能性支架之间布置有前挡块。在后滑靴与功能性支架之间布置有后挡块和升降引导件。
前挡块与前滑靴相接合并且被限制沿纵向方向移动,直到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完全向上移动。在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完全向上移动后,即,在可移动板处于滑动模式的状态下,前挡块与前滑靴一体地滑动,从而允许功能性支架的前端部沿纵向方向移动。
后挡块能够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移动状态时,后挡块与后滑靴一体地滑动。当处于停止状态时,后挡块与后滑靴相分离并且滑动运动停止。升降引导件用于支撑后挡块使得后挡块转动。另外,升降引导件用于使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根据后挡块的转动而升降。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造的车顶装置,电动机使带沿纵向方向移动,从而使前滑靴和后滑靴沿纵向方向移动。因此,前挡块和后挡块以及升降引导件如上所述按照前挡块和后挡块的运动而起作用。其结果是,实现可移动板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
另外,根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顶装置,前滑靴和后滑靴均连接至带;因此,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前滑靴和后滑靴分别定位在可移动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侧。
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顶装置中,对于可移动板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来说,分别布置在可移动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处的前滑靴和后滑靴是必需的。因此,导轨在纵向方向上需要一定的长度:其至少从与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可移动板的前端部相对应的纵向位置延伸到与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可移动板的后端部相对应的纵向位置。其结果是,在期望高效利用车辆的内部空间、特别是车顶板正下方空间的情况下,导轨沿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的最小化会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车顶装置:其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可被最小化而不会减小由可移动板产生的最大开口区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车顶装置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可移动板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的开口部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可移动板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车顶装置包括:功能性支架,功能性支架支撑可移动板;导轨,导轨适于附接至车顶板,导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驱动滑靴,驱动滑靴被驱动成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前连杆,前连杆连接至功能性支架的前部,以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前引导部,前引导部与功能性支架的前部以及前连杆的前部相接合,以引导功能性支架的前部以及前连杆的前部沿纵向方向移动;抑制构件,抑制构件设置成能够与驱动滑靴相接合,当驱动滑靴的向后移动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相接合以随驱动滑靴在车辆向后方向上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当驱动滑靴的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脱离;后连杆,后连杆与抑制构件相接合以支撑功能性支架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的前部更向后;以及后引导部,后引导部引导后连杆沿纵向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极驱动器及相关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HID电极组件点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