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轨公交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104.8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元利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张玉致;林家胜 |
地址: | 132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 公交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公交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城市公交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不可承受的压力,交通拥堵成为城市通病,特别是上班和下班出行高峰时间拥堵极其严重,致使上班的人保证不了正点上班、学生保证不了正点上学,出行极其不便,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现在仍然城区道路依旧拥堵,并且日趋严重,就此发展下去,极大的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轨公交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使用本系统及方法能节省乘客的乘车时间,疏散客流,提高客运效率,使城市交通畅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轨公交系统,包括系统轨道、停车站和运行在系统轨道上的机车组,其特征在于:各停车站设有站台轨道,系统轨道与站台轨道两端并联,系统轨道上设有机车组运行分离区和机车组运行连接区,分离区和连接区起点设有与机车组操作系统连接的传感器,分离区为进入站台轨道之前的一段系统轨道,连接区为出站台轨道之后的一段系统轨道,机车组由牵引车、车厢、站点车组成,车厢与车厢间为软连接,站点车设有动力系统和与车厢连接的离合机构,在系统轨道的连接区,正在运行的牵引车、车厢与正在运行的站点车通过离合机构相连接,在下一站系统轨道的分离区,正在运行的牵引车、车厢与站点车通过离合机构相分离。
该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①、乘客上下车:站点车停在各站台轨道上,乘客上下车后,站点车关闭车门,等待启动信号;
②、站点车与车厢连接:
当牵引车携带车厢驶入系统轨道连接区时,传感器向机车组和站点车操作系统发出连接信号,站点车随后启动进入系统轨道,加速追赶牵引车,通过离合机构与牵引车携带的车厢尾部连接,连接后站点车关闭驱动系统,靠牵引车牵引前进;
③、乘客在站点车与车厢间换位:
站点车与牵引车车厢连接后,通道门打开,需在下一个停车站下车的乘客进入站点车,不下车的乘客进入车厢,站点车和车厢关闭通道门;
④、站点车与车厢分离:
机车组运行进入分离区时,传感器向机车组和站点车操作系统发出分离信号,站点车通过离合机构与车厢分离并减速,牵引车携带车厢沿系统轨道继续向前行驶,站点车进入站台轨道通过滑行和制动停靠在停车站内指定位置并打开车门,乘客上下车。
由于牵引车和车厢在各停车站不停车,同时运行在独立的通道内,不受其它车辆干扰,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且站点车在停车站有充足时间等待上下车的乘客,因此节省了乘客的乘车时间,使乘客快速、顺利到达目的地,因此本发明的有轨公交系统能高效的疏散客流,这样极大的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有轨公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有轨公交系统的机车组驶入分离区示意图。
图3是有轨公交系统的站点车与车厢分离示意图。
图4是有轨公交系统的站点车与车厢连接示意图。
图中1传感器、2系统轨道、3道叉控制器、4站点车、5站台轨道、6踏步梯、7停车站、8离合机构、9车厢、10牵引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有轨公交系统,包括系统轨道2、停车站7和运行在系统轨道上的机车组,各停车站设有站台轨道5,系统轨道与站台轨道两端并联,系统轨道上设有供机车组运行时站点车与车厢进行分离的分离区和供机车组运行时站点车与车厢进行分离的连接区,分离区和连接区起点均设有与机车组操作系统连接的传感器1,分离区为进入站台轨道之前的一段系统轨道,连接区为出站台轨道之后的一段系统轨道,机车组由牵引车10、车厢9、站点车4组成,其中牵引车和车厢可以是多个,车厢与车厢间为软连接,便于机车转弯,各车厢相连通,站点车设有动力系统和与车厢连接的离合机构8,在系统轨道的连接区,正在运行的牵引车、车厢与正在运行的站点车通过离合机构相连接,在下一站系统轨道的分离区,正在运行的牵引车、车厢与站点车通过离合机构相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元利,未经尹元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