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7663.5 申请日: 2012-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617564B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孟歌;郑美林;张杰;张志国;王梅;赵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17/12 分类号: C07D417/12;A61P3/10;A61P35/0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地址: 71004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取代噻唑烷酮类杂环化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取代 亚胺基-3-取代-5-[4-[2-[N-甲基-N-(2-吡啶基)]胺基]乙氧基]苯亚甲基-噻唑烷 -4-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唑烷-2,4-二酮类化合物具有以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环格列酮、曲 格列酮等药物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作用、抗炎活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脂平衡作用、抗肿瘤活性、自由基清除活性、抗病毒、真菌以及细菌等广 泛生理活性。

这些与上述这些生物活性密切联系的化学结构官能团中,噻唑烷-2,4-二 酮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药效团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当中,一些具有该类生物 活性药效团的化合物往往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物活性,比如:

1)该类化合物可作用于PPARs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症以及 抗肿瘤等代谢综合症(沈旭,蒋华良,CN 1657529;Ottana R,Rosanna M, Rosella C,et al.Bioorg.Med.Chem.,2009,17(5):1928-1937;Hegazi B, Mohamed HA,Dawood KM,et al.Chem.Pharm.Bull.,2010,58(4):479-483; Aly AA,Brown AB,Mohamed AA,et al.J.Heterocycl.Chem.,2010,47(3): 547-554;Hatem AAA,Heba SAEZ,Kamal MD.Eur.J.Med.Chem.,2010,45(6): 2427-32.)。

2)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Brincat JP,Carosati E,Sabatini S,et  al.J.Med.Chem.,2011,54(1):354-365;Pan B,Huang RZ,Han SQ.Bioorg.Med. Chem.Lett.,2010,20(8):2461-2464;Ayse K,A,Gülten Archiv der  Pharmazie,2001,334(2):35-39.)。

3)该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病毒活性(Romine,JL,Laurent SDR,Leet J E,et al.Med.Chem.Lett.,2011,2(3):224-229.)。

4)该类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Liu ZM,Li B,Li X,et al.J.Chem. Inf.Model,2011,51(2):326-334;Rosaria O,Rosanna M,Ciurleo R,et al.Bioorg. Med.Chem.,2007,15(24):7618-7625;Martin HB,Stefan A,Christoph B,et al.J. Med.Chem.,2010,53(10):4198-4211.)。

5)该类化合物还显示出一定的抗惊厥活性(Gahane DR,Khapekar KD, Sharma VC,et al.Indian J.Phar.Sci.,1998,60(5):275-279;Gaikwad NJ,Yunus  M,Husain HA,et al.Indian J.Heterocycl.Chem.,2002,12(2):165-166;Ragab  FAF,El-Sayed NAM,Eissa,AAHM,et al.Chem.Pharm.Bull.,2010,58(9): 1148-1156.)。

6)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Ottana R,Rosanna M,Rosella  C,et al.Bioorg.Med.Chem.,2009,17(5):1928-1937;Hegazi B,Mohamed HA, Dawood KM,et al.Chem.Pharm.Bull.,2010,58(4):479-483;Aly AA,Brown  AB,Mohamed AA,et al.J.Heterocycl.Chem.,2010,47(3):547-554;Hatem  AAA,Heba SAEZ,Kamal MD.Eur.J.Med.Chem.,2010,45(6):2427-24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