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甾醇类衍生物的抑制脂肪酶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5475.9 申请日: 2012-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211822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发明(设计)人: 段震文;郭树仁;李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58 分类号: A61K31/58;A61P3/06;A61P9/10;A61P3/10;A61P3/04;C07J71/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刘海罗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甾醇类 衍生物 抑制 脂肪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化工领域,涉及一种甾醇类衍生物的抑制脂肪酶的用途。

背景技术

红曲(Monascus-fermented rice)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Monascus)发酵制成的一种紫红色米曲。红曲古代称丹曲,是将红曲霉为主的曲母或酒曲接种于米饭上发酵而成,其色赤红,故又名赤曲、红米、红大米、红糟,又因主产于福建等地.故又名福曲、福米等。

我国利用红曲菌的历史悠久,从汉代起就用它制曲。红曲是一味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早在古代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着色、酿酒、发酵、中医中药方面。《饮膳正要》有红曲“味甘、平、无毒”、“健脾、益气、温中”;《本草纲目》有“甘、温、无毒”、“治女人血痛及产后恶血不净,擂酒饮之良”;《本草衍义补遗》有“活血、消食、健脾暖胃、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记载。

上世纪70年代,日本Endo教授首次从红色红曲霉(Monascus ruber)中分离出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克林K(monacolin K)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在红曲霉代谢产物中不断发现生理活性物质,包括monacolin类化合物、红曲色素、降压成分GABA及抗氧化成分dimerumic acid及最近分离的一些萜类化合物等等。随着现代生物化学与药理学的发展,红曲的降血脂、降压、降糖、抗肥胖、抗癌、防治老年痴呆及骨质疏松等功效不断被挖掘。从而为传统的红曲增添了新的内涵。

血脂康胶囊是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究的特制红曲霉发酵制成的高效、安全的国产现代调脂中药。

肥胖症作为一种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成普遍趋势。它不但影响体态和活动,而且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肥胖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其中高脂饮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药物治疗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减少脂肪吸收达到治疗目的。胰和胃脂肪酶是肠道中脂肪消化吸收所必需的。食物中的脂肪被水解为单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后,在肠道被吸收,然后在体内重新合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最终可导致肥胖。应用脂肪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肠道中脂肪酶对脂肪的分解催化作用,达到减少脂肪吸收、控制和治疗肥胖的目的(陈瑾等.肥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947-948;吴静等.肥胖的药物治疗进展.医学综述,2006,12(11):693-693。)

目前,美国FDA只批准了2种药物可以长期用于肥胖症治疗:sibutramin(西布曲明,中枢神经作用减肥药)和orlistat(奥利司他,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但这两种药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sibutramin的副作用主要有口渴、便秘、头晕和失眠,orlistat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有腹泻腹痛、油性斑点、胃肠胀气等,其长期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因此,目前尚需要发现新的具有抑制脂肪酶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种甾醇类衍生物,并且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从而具有作为预防和/或治疗和/或辅助治疗肥胖症或肥胖症相关疾病的药物的潜力。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选自-OH、=O(羰基)、H、以及C1-C3烷基;

R2选自-OH、H、以及C1-C3烷基;

R3选自-OH、=O、H、以及C1-C3烷基;

R4选自-OH、H、以及C1-C3烷基;

并且R1、R2、R3、和R4中任意2个、3个或4个同时为-OH。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R1为-OH或=O(羰基),R2、R3和R4均为H。

根据本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下面的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