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3828.1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廖丹葵;伍善广;兰雄雕;韦藤幼;孙建华;童张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7/06;C07K1/36;C07K1/34;C07K1/20;C07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紧张 转化 抑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长蛇鲻鱼肉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长蛇鲻鱼肉蛋白为原料,采用枯草芽孢杆菌1398所产生的中性蛋白酶水解,具体工艺为:
(1)往长蛇鲻鱼肉蛋白粉加水制成蛋白含量为2~5%的反应原料液;然后往反应原料液中,加入0.5~5%中性蛋白酶,在35~55℃及pH为6.0~7.5下水解2小时,最后加热至100℃灭酶5~20min得到酶解液;
(2)用分子量为5000Da的超滤膜将酶解液超滤,对超滤透过液以水为流动相通过Sephedex G-15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层析柱流出液用蛋白核酸检测仪在220nm处进行进行检测,根据检测谱图(见图1)收集3号吸收峰的流出液得到纯化液;
(3)以C18为色谱柱、水和乙腈为流动相以及220nm检测波长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监测,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对纯化液进行二次分离,其中第一次分离以流动相水和乙腈比例为95∶5-50∶50,流速0.5mL·min-1,根据检测谱图(见图2)收集7号吸收峰的流出液;第二次对7号吸收峰流出液进行洗脱梯度分离,第一阶段的流动相水和乙腈比例为95∶5-80∶20,维持时间为8min,第二阶段的流动相水和乙腈比例为80∶20-70∶30,维持时间为16min,二阶段流动相的流速均0.5mL·min-1,根据检测谱图(见图3)收集2号吸收峰的流出液;最后对2号吸收峰流出液冷冻干燥即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所述长蛇鲻鱼肉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r-Pro-His-Tyr-Arg(丝氨酸-脯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8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氯氰菊酯纳米杀虫乳剂
- 下一篇:自走式风送果林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