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供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9140.6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道杰;禄鹏;李海强;许明;叶佥昱;金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设备 及其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芯片设计得以长足的发展,功能强大造价低廉的芯片组正在给移动终端设备的设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随着占有率的上升和消费者品味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已经从单一的通话和短信功能向音乐,视频,电视等多方面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强大的功能带来的是整机功耗的上升,这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是一对矛盾。由于移动终端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因此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多功能集成将面临电池容量瓶颈。
现有移动终端设备一般采取断电更换电池的方法,所谓断电更换电池是指移动终端更换电池时,终端设备在处于断电状态。无论采用主动关机的方式,还是直接拔出电池的方式,终端设备在取出供电电池后,终端均处于断电的状态,此时终端设备无法运行。当终端插入更换的电池后,终端设备再次加电后可重新启动。断电更换电池方法的缺陷是移动终端设备在电池更换期间无法运行,断电前的终端状态(例如进行中的通话、运行中的程序等)不能平滑过渡到更换电池后,即不能保证终端工作的连续性,比如某些移动终端设备更换电池后日期、时钟需要重新设置等,影响闹钟等功能的应用,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如何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供电电路,其能保证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电运行,使得移动终端状态(例如进行中的通话、运行中的程序等)得以顺利进行,即能够保证终端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电源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切换单元连接的至少一块外置电池、至少一块内置电池、主控单元和电源监控单元,其中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在主控单元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所述至少一块外置电池,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在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所述至少一块内置电池,且所述至少一块内置电池只在所述至少一块外置电池无法供电的时候接通。
其中,所述至少一块内置电池为充电电池或所述至少一块外置电池为充电电池,所述的供电电路进一步包括:充电器单元,与所述电源切换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与所述至少一块外置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包括第二开关,与所述至少一块内置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基带处理器或应用处理器。
其中,所述电源监控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电压监测芯片和逻辑电路。
其中,所述充电器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充电器和直流变压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或所述第二开关为功率MOS-FET。
其中,所述外置电池为一块;所述内置电池为一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供电电路,应用上述的供电电路为移动终端设备供电,能够在移动终端设备的外置电池不能供电的情况下,不断电的更换外置电池。由于外置电池不能供电的时候,移动终端设备由内置电池供电,所以拔出外置电池后,移动终端设备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当移动终端设备插入可以供电的外置电池后,移动终端设备由外置电池供电,能保证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电运行,使得移动终端状态(例如进行中的通话、运行中的程序等)得以顺利进行,即能够保证终端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用户体验。用户更换外置电池时,无需进行关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控单元;2:电源监控单元;3:电源切换单元;4:内置电池;5:外置电池;6:充电器单元;7:第一开关;8: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