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4704.7 申请日: 2012-01-10
公开(公告)号: CN10255992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吴萍;郭锡杰;李龙;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G01N21/6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200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家蚕 质型多角体 病毒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是危害养蚕业的主要病原物之一,给生产上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BmCPV病毒粒子直径约为50-65nm,形状呈正二十面体,具有独特的单层衣壳结构。基因组由10节段双链RNA分子组成,目前把质型多角体病毒按照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分成14个电泳型,BmCPV属I型。其宿主域主要是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BmCPV专一性感染家蚕中肠上皮细胞,感染了BmCPV的家蚕中肠上皮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均发生显著病变。家蚕表现为发育不良、体形瘦弱、行动呆滞。随着病程的推进,在中肠后部可看到白色的褶皱,这是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的典型病症之一。中肠乳白色的病变是家蚕质型多角体病肉眼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的防治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上主要以预防为主。家蚕病毒病的诊断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通过对典型症状的肉眼判断为主。虽然,也有学者尝试利用其它诸如血清学方法、酶联抗体-ELISA法、胶乳凝集反应和单克隆抗体法用于家蚕病毒病的诊断,但这些检测方法有的准确性低、有的无法定量,有的操作烦琐等,均没有形成体系化、稳定化的检测方法,很难在实际诊断中推广应用。经对现有发明专利检索发现,刘吉平等(专利号:CN102154522A,2011年)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BmCPV。常规PCR方法扩增后需电泳检测,易造成PCR产物污染及环境污染,不能定量,且不适合高通量检测。荧光定量PCR将常规PCR和荧光检测相结合,仪器自动分析,高通量,无后续处理,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重现性好,且可以对样品中的病毒含量进行准确定量,已成为病毒检测的重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发明检测灵敏度可达101个数量级拷贝的病毒分子,具有灵敏性高、稳定性高、可以定量,特异性好,假阳性低等特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目标,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断(SEQ ID No:1)。所述特异性引物为: 

正向引物:5′ATACAAGGTTGGCATTTCAGA 3’, 

反向引物:5′ACCGCCGTTAGGATAGTAGAT 3’。 

步骤二,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断的定量标准质粒,所用载体为pGEM-T Easy; 

步骤三,提取样品RNA,反转录合成cDNA; 

步骤四,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及标准曲线的建立。PCR反应体系为:95℃预变性3min;95℃15s,60℃1min,共40个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RT-PCR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无需扩增后电泳分析,避免了PCR产物污染及制胶过程中的健康损害;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稳定性强、特异性好及可以准确定量等特点;本发明可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具有高通量性;本发明方法检测范围广,在101-107拷贝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范围可达7个数量级。 

附图说明

图1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图。 

图2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 

步骤一,设计特异性引物 

从基因数据库中检索获得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B003361),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得到一条特异性引物,目的扩增片段为118bp(SEQ ID NO:1)。设计的引物序列为: 

正向引物:5′ATACAAGGTTGGCATTTCAGA 3’,(SEQ ID NO:2)

反向引物:5′ACCGCCGTTAGGATAGTAGAT 3’。(SEQ ID NO: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