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船舶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722.8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海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船舶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推进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船舶推进器。
背景技术
船舶推进器是船舶上提供推力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转换成推力,推进船舶。它是把自然力、人力或机械能转换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转换器。现代运输船舶大多采用反应式推进器,应用最广的是螺旋桨。
螺旋桨是由桨毂即传动轴和若干径向地固定于毂上的桨叶所组成的推进器。螺旋桨安装于船尾水线以下,由主机(见船舶动力装置)获得动力而旋转,将水推向船后,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船前进。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在水线以下而受到保护。
普通运输船舶有1~2个螺旋桨。推进功率大的船,可增加螺旋桨数目。大型快速客船有双桨至四桨。螺旋桨一般有3~4片桨叶,直径根据船的马力和吃水而定,以下端不触及水底,上端不超过满载水线为准。螺旋桨转速不宜太高,海洋货船为每分钟100转左右,小型快艇转速高达每分钟400~500转,但效率将受到影响。螺旋桨材料一般用锰青铜或耐腐蚀合金,也可用不锈钢、镍铝青铜或铸铁。
目前,由于船舶趋于大型化,使用大功率的主机后,螺旋桨激振造成的船尾振动、结构损坏、噪声、剥蚀等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螺旋桨激振的根本原因在于螺旋桨叶负荷加重,在船后不均匀尾流中工作时容易产生局部的不稳定空泡,从而导致螺旋桨作用于船体的压力、振幅和相位都不断变化。常规叶片式螺旋桨在叶片转动过程中,叶片与叶片之间有空隙,叶片转动过程中有水流从叶片间隙侧流,造成功效有所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推动力大,作用平稳的一种新型船舶推进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船舶推进器,包括传动轴和桨叶,所述的桨叶为螺旋式一整体并且从前至后连续固定在传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桨叶的每个螺旋螺距相同,桨叶从前至后的高度和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桨叶和传动轴的螺旋角度为20—30度。
本发明克服常规螺旋桨推进器转动过程中功效低的缺陷。本发明采用360钻头型式。该型式动力来源依靠360螺旋叶片提供。由于360螺旋叶片为连续无间隙式,无水流侧流,叶片表面积增大,这样在转动过程中,水流与360螺旋叶片相互作用产生推力,由于螺旋叶片转动过程中无水流侧流,水流与螺旋叶片相互作用的表面积增大,能耗损失少,因此相对功效较常规三、四叶片式螺旋桨要高。也就是说,在同样机械功率带动下,新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力要大于常规螺旋桨产生的推力。
所述的桨叶和传动轴的螺旋角度为20—30度比较合适,螺旋角度过大,影响水与桨叶相互作用的效果,降低桨叶的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断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船舶推进器,包括传动轴1和桨叶2,桨叶2为螺旋式一整体并且从前至后连续固定在传动轴1上。桨叶2的每个螺旋螺距相同,桨叶2从前至后的高度和厚度相同。桨叶2和传动轴1的螺旋角度为20—30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海,未经张春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尿素合成塔的悬吊紧固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尿素合成塔的悬吊支撑臂加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