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氨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减轻痤疮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8302.2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俞载元;尹妍儿;金西英;李真锳;金俊吾;曺濬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
主分类号: | C07D407/12 | 分类号: | C07D407/12;A61K31/351;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周建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酸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减轻 痤疮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氨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茶氨酸衍生物在抗痤疮治疗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茶氨酸衍生物由下述化学式1或化学式2表示且对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化学式1
(在该化学式中,R1和R2是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化学式2
(在该化学式中,R1和R2是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背景技术
已证实在许多亚洲国家,绿茶是草本饮料,其作为人们最喜爱的饮品脱颖而出,且最近由于其在人体中的多种功效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众所周知绿茶含有多种组分,例如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在绿茶的这些组分中,多酚,尤其是表儿茶素棓酸盐(EGCG),已知具有强抗氧化以及抗癌作用而成为许多研究的主题。
然而,由于已证实茶氨酸在提供绿茶风味以及功效上作为一种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成分,人们对茶氨酸,尤其富产于茶树上的一种氨基酸,越来越感兴趣。在茶树的根部通过谷氨酰胺和乙胺的酶反应而生物合成产生茶氨酸,将茶氨酸转移到叶子中且浓缩。在叶子中的茶氨酸通过阳光部分转变为多酚,但大部分以游离的氨基酸形式存在,已知茶氨酸的量为叶子总干重的1-2%,占氨基酸总重量的50%以上。对茶氨酸功效的研究集中在与神经系统有关的茶氨酸的优点上,例如在精疲力尽时茶氨酸促使α波产生,一种诱导放松的信号,减少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并保护神经细胞。最近,已有报道通过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的活性使茶氨酸在皮肤保湿以及促使胶原蛋白生物合成上具有功效,但是对皮肤中的茶氨酸的功效的研究并没有完全令人满意。因此,在茶氨酸衍生物以及茶氨酸上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具有增强的稳定性的茶氨酸衍生物(美国专利申请No.2008/0009505)以及皮肤中茶氨酸的益处已经得到了证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发明的发明人对茶氨酸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且对结合糖的茶氨酸衍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许多种方法将糖引入到茶氨酸衍生物中,其中多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必须包括引入以及去除保护基的复杂步骤。但是,使用阿马多利重排(Amadori rearrangement)反应不用进行例如添加保护基的复杂步骤就能够将糖引入到茶氨酸衍生物中。然而,阿马多利重排(Amadori rearrangement)反应的过程导致将所期望的产物转变为不同的物质且提高了副产物的收率,因此,难以高收率获得所期望的产物。
由于这个原因,该方法使用了比在实际反应中所需要的更多的糖且在反应后需要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所期望的产物,这是不经济的且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此外,在许多情况下,所期望的产物由于副产物的影响可能在颜色上退化。因此,需要改善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细菌在皮肤中形成特定的菌落且作为主要的阻挡层在保护阻挡外部微生物进入人体上起作用。然而,已知对皮肤有害的细菌的异常繁殖引起皮肤问题,其中,这种细菌中典型的一种是已知在皮肤中引起痤疮的痤疮丙酸杆菌(P.acne)。已经试图去发现一种除了对皮肤轻微伤害之外,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选择性的抗细菌作用而不影响存在于皮肤中的其它细菌的物质。已知茶氨酸具有抗细菌作用,这一点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为了茶氨酸的实际应用,需要改进茶氨酸的作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试图研究具有与皮肤相关的功效的茶氨酸衍生物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特定结构的茶氨酸衍生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选择性抗细菌作用,因此完成本发明。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氨酸衍生物及其在抗痤疮治疗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茶氨酸衍生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选择性抗细菌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所述茶氨酸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氨酸衍生物及其在抗痤疮治疗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茶氨酸衍生物由下述化学式1或化学式2表示:
[化学式1]
(在该化学式中,R1和R2是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化学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未经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