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6895.0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山木状元;奥尚人;井上隆;堀拓也;宫口圣士;荒田和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泰极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44;B60R2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车身的宽度方向内侧区域的构成要素的车辆用座椅及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本申请以2010年6月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129222号、以及2010年6月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129223号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结构:将碰撞时等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座椅传递至车身底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中,使座椅的骨架部(板材及上部横梁)比座椅靠背框架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以覆盖该延伸部分的方式安装有载荷传递块。
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中,若从车身侧部输入冲击载荷,则该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传递至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进而,从该侧部框架部经由背部侧的板材及上部横梁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传递。
此外,已知如下结构:将碰撞时等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座椅传递至车身底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记载的座椅靠背框架包括:配置在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片、以倾斜姿势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中的载荷传递片大致相同的高度延伸到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的下部的载荷传递构件。此外,在侧部框架部的下端部设有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间的方式配置,且能够转动地支承侧部框架部的倾斜轴。
根据该结构,输入至车身侧壁下部的冲击载荷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经由倾斜轴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另一方面,输入至车身侧壁上部的冲击载荷从载荷传递片经由载荷传递构件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6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67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6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外,已知如下结构:作为车辆用座椅,具有在冲击输入时,在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和车身侧壁之间展开袋体的侧气囊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侧气囊装置中,感知冲击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和接受该充气机的气压而展开的折叠的袋体被组装成组件,且该组件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框架部。
而且,近年来,研究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框架部设置了载荷传递块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侧部框架部同时设置侧气囊装置的结构。
这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配置侧气囊装置时,挡住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向车室内侧移动的车身侧部的载荷传递块、和在向车室内侧移动的车身侧部与乘员之间展开的侧气囊装置的布局很重要。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车身侧方向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并且能够将载荷传递构件和侧气囊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的车辆用座椅。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载荷传递构件以架设在侧部框架部间的方式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而独立设置,因此弯曲刚度较低,对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不够高。
对此,为了确保座椅加强构件的弯曲刚度,考虑增厚座椅加强构件的板厚等改良,但存在涉及车辆的重量化,并且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谋求轻量化的简单的结构,使从车身侧方向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的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1)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外侧载荷传递块,其配置在比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侧部框架部更靠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将从车身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突出部,其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侧表面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侧气囊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前表面;以及嵌合部,其形成在所述外侧载荷传递块上,并收容所述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呈在与所述侧气囊装置相对的面上具有支承面的箱状。
(2)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成:还具有下部加强板,其将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下部彼此连接。
(3)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成:还具有支承板,其配置在所述下部加强板的上部,且支承板具有从所述一对的所述侧部框架部中的外侧的所述侧部框架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且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加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泰极,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泰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6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油取暖器的燃烧模块
- 下一篇:一种钉屑与木屑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