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4154.0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7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仝珂;韩新利;何小东;李丽锋;邵晓东;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弯管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管线沿途须经悬崖、深沟、湖泊等复杂地形,因此需要大量的弯管。目前,高强度大口径弯管的制作主要采用中频加热、弯曲的工艺,即钢管两端固定,采用局部感应加热,在机械的带动下沿一定的弯曲半径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局部加热区就会按弯曲半径逐步弯制成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弯管,经变形后的钢管须采用喷水等冷却方式控制其组织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
加热温度、时间及冷却速度是影响弯管最终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感应加热弯管机采用的冷却装置常与加热线圈成一体,大多数仅从钢管外部喷水进行淬火冷却。该冷却装置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在制作X70级以上大壁厚(t≥25mm)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中国专利CN 101205593A公开了一种X80弯管的弯制工艺,该工艺通过控制感应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参数制作X80级弯管;提出了采用外部喷水的同时在弯管内部增加喷雾的方法对大壁厚弯管进行冷却。不过该方法并没有对冷却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同时,当内壁冷却水喷水量较大时,钢管内壁会出现水积攒倒流现象,会对钢管底部加热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专利CN 201088986Y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冷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果较好。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对钢管外表面风冷,达到所需角度后停机转换为水冷。由于采用在外表面进行先风冷后水冷的冷却方式,因此该装置遇到生产大壁厚(t≥25mm)弯管时仍然会出现淬火不充分、冷速不足的情况。
因此,现有弯管机冷却装置在生产大壁厚、高强度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现有弯管机冷却装置在生产大壁厚、高强度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最终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的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有水冷却结构和风冷却结构的外冷却装置;
所述水冷却结构与所述风冷却结构并排连接;
所述外冷却装置套接在钢管外围,且设置在弯管机感应加热线圈后50-100mm处。
进一步,所述的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还包括:
内冷却装置,所述内冷却装置设置在钢管内部,与所述外冷却装置位置对应。进一步,所述外冷却装置中的水冷却结构包括:
水冷却线圈基体、冷却水入口及喷水孔;
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是一环状管;
所述冷却水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的外侧;
所述喷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外冷却装置中的风冷却结构包括:
风冷却线圈基体、冷却风入口及喷风孔;
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是一环状管;
所述冷却风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外侧;
所述喷风孔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
冷却线圈基体、冷却风/水入口及喷风/水孔;
所述冷却线圈基体是一环状管;
所述冷却风/水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内侧;
所述喷风/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内冷却装置还包括:
支架、底座、滚轮及导轨;
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冷却线圈基体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通过滑轮与所述滑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要求。外冷却装置采用了水冷和风冷两种模式同时冷却,保证了冷却效果,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模式(风冷、水冷)根据需要可进行转换。冷却水(或风)的速度可调,实现了冷速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感应加热弯管机结构和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外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水冷却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风冷却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4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旋扭螺纹管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焊丝拉拔生产的水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