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回油式压电控制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8391.1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云;王昊;田丙奇;马修真;李清;赵文圣;李鹏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回 压电 控制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柴油机电控喷油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控喷油器的应用成为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压电控制元件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因而能够实现对柴油机喷油量和喷油规律快速而精确地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和降低有害物排放的目的。
当前应用的压电控制式喷油器将高压油管出来的高压燃油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喷油器针阀下方的盛油槽,一路进入控制活塞上方的控制腔。当压电晶体未通电时,控制腔的进油孔和泄油孔同时开启,但由于进油孔较大,控制腔中会建立较高油压;当压电晶体通电时,控制腔进油孔被关闭,泄油孔仍然处于开启状态,高压油流回到油箱中,控制腔卸压,针阀在盛油槽中高压燃油的作用下升起。但现有的压电喷油器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1、喷油器不喷油时,控制腔进油孔和泄油孔联通,一部分高压油进入控制腔后直接泄放到低压油箱中,浪费了该部分燃油的压缩功;2:燃油在被压缩过程中会升温,流回到低压油箱之后会引起油箱内燃油的温度升高;3:喷油器开启过程中,由于泄油孔直径很小,控制腔卸压速度很慢,导致喷油器针阀抬起速率减小;喷油器关闭过程中,由于进油孔进油的同时泄油孔也在泄油,使控制腔建压速率降低,针阀落座速率减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回油量、节省油泵压缩功、加快针阀动作速度、减小油箱温升的低回油式压电控制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低回油式压电控制喷油器,包括安装在喷油器体里依次相连的压电元件、压电控制阀部分、控制活塞、针阀复位弹簧、喷油嘴部分,控制活塞安装在控制腔体里,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电控制阀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液力耦合器、控制阀、复位弹簧,其中液力耦合器包括液力耦合器壳体、变换活塞、阀活塞、调节盘、空心体、阀座,变换活塞与阀活塞相连且均安装在液力耦合器壳体里,空心体和调节盘安装在液力耦合器壳体上,空心体上端卡在调节盘上,空心体下端支撑在阀座上,控制活塞上方设置控制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喷油嘴部分包括针阀、喷油嘴,针阀安装在喷油嘴里,针阀与喷油嘴之间形成盛油槽,盛油槽连通油路。
2、针阀复位弹簧与喷油嘴通过限位孔板相连,限位孔板与针阀复位弹簧之间安装针阀复位弹簧座。
3、还包括蓄压腔,蓄压腔通过油管连通盛油槽和控制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阀活塞可以在喷油器喷油过程中关闭控制腔的进油油路,控制阀可以在不喷油时关闭控制腔的泄油油路,避免高压燃油直接泄放到低压油路中,从而减少了回油量,节省了燃油的油泵压缩功,减小了油箱的温升;同时控制腔进油和泄油过程相互独立,其建压和卸压速率加快,使喷油器针阀的动作速度加快,改善了喷油效果,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控制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蓄压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8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