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8519.3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市东南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42;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1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感应 加热 淬火 机床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加热淬火机,具体是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设计和制造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大都采用电子管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存在能量损耗大工作效率低(<45%),工作电压高(上万伏),负载稳定性差,占地面积大,而且存在使用前需要预热,电子管使用寿命短,设备维护费用高等缺陷。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和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提高,发达国家在研制全固态高频电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作为高频电源功率开关器件主要有功率MOSFET和SIT,由于SIT存在高通态损耗(SIT工作于非饱和区),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工作频率限制在200kHz以下等缺陷,因此欧美国家采用的高频器件以MOSFET为主。国内从“八.五”计划开始研制全固态电源,现以取得较大进展,但在设备的大容量化和高频化上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及制造厂家,在研究和制造全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上,仍然是在原有的电子管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技术基础上,沿用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使其在高频化、大容量化、高效率和设备可靠性等技术方面受到很多局限,存在相当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频率范围宽的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有感应加热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是由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模块、功率合成电路模块和LC振荡电路模块构成,功率合成电路模块将功率合成后,输出给LC振荡电路模块;LC振荡电路模块中,高频淬火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与振荡电容C连接成并联谐振电路,高频淬火变压器的次级与感应加热器相连。
所述所述的初级线圈L中设有多组抽头,其中一个抽头与功率合成电路输出的一端相连。
所述功率合成电路模块主要有频率控制电路、缓冲级、前置驱动级、驱动级和功率放大级构成,其中,前置驱动级、驱动级和功率放大级分别是由多个功率模块单元组成,每个功率模块单元是由MOSFET场效应管组成的桥式开关电路,其电源由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模块提供,激励信号经反相器输出给每个MOSFET开关,桥式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合成电路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捷,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具有独特设计的功率模块单元,使构成整机的部件种类大大减少,备件简单,为维护工作带来极大方便;2、可靠性高,具有独特的线路设计,采用的功率模块单元构成了功率合成电路,每一功率模块单元都是一个独立工作体,即使若干功率模块单元损坏也不会造成设备工作中断,使设备的可靠运行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3、整机效率高,功率模块单元是由晶体管及其他辅助半导体器件构成,结构紧凑,自身损耗小,整机效率可达85%以上;4、输出功率调整方便,反应速度快,控制准确,加热条件可任意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单元的电路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原理图。
图中:1、频率控制电路模块;2、缓冲级;3、前置驱动级;4、驱动级;5、功率放大级;6、LC振荡电路模块;7、感应加热器;8、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块;9、控制电路模块;10、功率合成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市东南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大丰市东南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8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缸活塞杆压盖
- 下一篇:一种圆管淬火加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