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9895.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孟邈;孟祥山;朱晓英;付尚阵;董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邈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升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在需要往高层搬运货物等过程中,各种升降平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升降平台分为固定升降平台和移动升降平台,其中,移动升降平台因其使用的灵活性应用的最为广泛。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移动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0、升降装置、液压缸12以及支撑平台15。支撑平台15设置于升降装置的上端。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升降平台为实现其移动性,在底座10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其升降装置为连杆结构,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平台中,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3以及第三连杆14;第一连杆11的上端与第二连杆13的下端铰接,第三连杆14的下端与第二连杆13的上端铰接。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升降装置在液压缸12的驱动下,其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3之间的夹角变大;同时,第二连杆13与第三连杆14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将升降装置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增大,将用于承载物品的支撑平台15向上顶起,以实现往高层搬运的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依靠的是相互铰接的连杆结构,由液压缸驱动,在承重过程中,升降装置的升降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出现偏载现象;若升降高度过高,其连杆结构会产生晃动等不稳定现象,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中,移动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的连杆结构,导致其无法承受较大的重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移动升降平台,以提高其在升高时的安全性,且增加其承重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升降平台,该移动升降平台升高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第一升降架与第二升降架以及卷扬机;
所述底板底端设置有行走装置;
所述第一升降架以及所述第二升降架均具有焊接而成的立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架与所述第一升降架内侧可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升降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架顶端设置有装载平台;
所述卷扬机与所述底板以及第一升降架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下滑轮,所述第一升降架上端设置有与第一下滑轮相对应的第一上滑轮,所述第二升降架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上滑轮相对应的第二下滑轮;所述卷扬机与所述第一下滑轮、第一上滑轮以及第二下滑轮之间设置有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侧面的边框具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架侧面的边框配合处还设置有加强筋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与所述第二升降架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升降架,与所述第一升降架相邻的所述中间升降架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上滑轮相对应的下滑轮,与所述第二升降架相邻的所述中间升降架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下滑轮相对应的上滑轮。
优选地,所述中间升降架具体包括第一中间升降架和第二中间升降架;
所述第一中间升降架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上滑轮相对应的第三下滑轮,顶端设置有第三上滑轮;
所述第二中间升降架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上滑轮相对应的第四下滑轮,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下滑轮相对应的第四上滑轮。
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具体为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端角下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铰接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框架内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中间升降架的框架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三滑块;
所述第一中间升降架的框架内侧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中间升降架的框架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第四滑块;
所述第二中间升降架的框架内侧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二升降架的框架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间升降架的竖直框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孔,所述第一中间升降架的竖直边框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孔相对应的槽孔。
优选地,所述卷扬机设置有自锁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邈,未经孟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9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单极独立运行的多级浓密池
- 下一篇:吊臂伸缩油缸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