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多功能匹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3663.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朋;王海湘;孙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朋;王海湘;孙昊宇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多功能 匹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车辆整体运行性能的车辆多功能匹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进入完全电控时代,随着车载计算机控制单元(ECU)的进步,传感器的性能日趋精良,车载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在让驾车人员在体验其先进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驾驶的乐趣。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集成增加,线束之间的互感(电磁感应)日趋严重,电子点火系统以及喷油系统局部存在的问题在没有理想解决的前提下,再加上下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点火系统来说,点火线圈中初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阻碍了初级线圈中电流的流通,这种阻碍我们称为反向电动势或者反向电压,因为点火线圈的电流饱和点取决于流经它的电流,电流越大磁力线的强度就越大,反之,电流越小磁力线的强度就越小,因为反向电压的原因会影响到整个饱和的过程。在现代汽车的点火电路中,加接的电容器,其目的就是加快磁场消失的速度,也就是解决其反向电动势的问题。初级线圈中的电流消失的越快,快速运动的磁场便能越快的提高次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压。但是由于现在其电路中存在电容直接接地的状况,没有良好的放电回路,不能充分的将初级线圈中的反向电压释放掉,因此没有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对于喷油系统来说,同样的喷油线圈在其通断的过程中,存在反向电动势—反向电压的影响,会导致喷油针阀开启与关闭的过程滞后,其直接的现象就是喷射的压力不稳,出现并产生雾化不均匀的现象,会使传感器误读出不正确的数据。其结果就是空燃比紊乱,出现动力下降、增加油耗的状况。
对于发电机系统来说,所需的动力是发动机皮带传递而至,受发动机的转速影响。因此,所处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变速(相当于变频)的工况,虽然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过了电子整流与稳压调节,但是其不规则的直流脉动现象是无法消除的,当此现象加载至点火与喷油系统中,会严重影响点火线圈的初级饱和与泄放过程,会严重影响到喷油针阀的开启与关闭,影响到燃油的喷射压力、雾化程度,最终影响到动力、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等问题。
对于汽车线束来说,由于现代汽车的电子附加性能的不断增加,在提高了车辆驾驶舒适性等以外,同时也由于汽车电路线束的增加,线束之间的互感(电感现象)也在不断的增加,由此就会出现严重的电污染现象,会使车载各种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不真实。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最终导致车载计算机(ECU)发出的指令不正确,会严重的影响到车辆的整体运行性能。
中国专利201020220939.6公开了一种汽车多功能协调器,它包括定时电路、信号电路、移相推动电路、脉冲振荡输出电路、电子开关电路;脉冲振荡输出电路与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然后与车载电源的正电系统连接,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定时电路、信号电路、移相推动电路连接,定时电路与信号电路连接,信号电路与移相推动电路连接,移相推动电路与脉冲振荡输出电路连接。电子开关电路起到电压识别和稳压作用,定时电路为信号电路提供一个时间和频率,信号电路为移相推动电路提供一个矩形方波信号,移相推动电路为脉冲振荡输出电路提供一个移相放大信号,脉冲振荡输出电路将脉冲信号加载在车载电源的正电系统。其中,定时电路包括R1、R2、C1;信号电路包括IC1、C2;移相推动电路包括R3、R4、R5、T2;脉冲振荡输出电路包括R7、Q、L1、L2、D5、K;电子开关电路包括C6、R10、R11、D2、R8、R9、D3、IC2、T1、D1、R6、C4、T3、C5、D4、C3。
汽车使用这种装置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动力、燃油经济性以及尾气排放状况。不过,这种装置在实际应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定时电路因为受精度、温度的影响等原因,频率的稳定只能达到理想设计的5%左右;2)反应速度不快,信号的传递受到影响;3)不能实时真正的反应出脉冲信号的指示;4)蓄能释放电路,不能快速完全的将脉冲能量释放出去;5)光电耦合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出现性能漂移的现象;6)通断电路的电子滤波作用不强,不能消除脉冲对电路的反馈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更加完善,性能更好的能够提高车辆整体运行性能的车辆多功能匹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朋;王海湘;孙昊宇,未经孙建朋;王海湘;孙昊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3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