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62337.1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纳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19/00;F21V23/04;F21Y1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led 组合 应急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既有柔和漫射光线又有高强投射光线的便携式应急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应急灯,通常采用荧光管和白炽灯,能耗较大,正在被逐步淘汰;采用LED投射灯和LED灯板,单个投射灯的投射光强略显不足,LED灯板的漫射光线与习惯光线差别太大,用于日常照明常感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既有柔和漫射光线又有高强投射光线的便携式应急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经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包括壳体、透明罩、照明灯、蓄电池、电路控制板及电源线,照明灯设置在壳体两侧;蓄电池及电路控制板安装在壳体内,通过电源线电连接至市电。
所述的照明灯包括有LED灯组、LED射灯、荧光管,LED灯组与荧光管分别设置在应急灯壳体两侧,LED射灯设置在荧光管上方。
所述的壳体由灯左大身、灯右大身及底部电池门构成。
所述的LED灯组采用具有聚光功能的LED灯板。
所述的电路控制板上设有光敏传感器。
所述的荧光管采用单端节能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采用上述措施后,就能够获得柔和漫射光线和高强投射光线,并且小巧请便,方便携带,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轻松惬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包括壳体、透明罩1、照明灯、蓄电池12、电路控制板9及电源线17,照明灯设置在壳体两侧;蓄电池12及电路控制板9安装在壳体内,通过电源线17电连接至市电。
照明灯包括有LED灯组15、LED射灯6、荧光管4,LED灯组15与荧光管4分别设置在应急灯壳体两侧,LED射灯6设置在荧光管4上方;壳体由灯左大身8、灯右大身10及底部电线门13构成;LED灯组15采用具有聚光功能的LED灯板15;电路控制板9上设有光敏传感器18,荧光管4采用单端节能灯管。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包括有透明罩1,单端节能灯管套2,单端荧光管管架3,单端荧光管4,反光板5,LED射灯6,单端荧光管管座7,灯左大身8,电路控制板9,灯右大身10,功能推钮11,蓄电池12,电线门13,电压铭牌标14,LED灯板15,充电指示灯16,AC电源线17。由透明罩1、单端节能灯管套2、单端荧光管管架3、单端荧光管4、反光板5组成的荧光照明与带有聚光功能的LED灯板15组成的聚光照明分设在应急灯壳体两侧;LED射灯6设置在荧光管4上方;AC电源线17将市电接入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9,电路控制板9与蓄电池12、及LED射灯6,LED灯板15电连接;固定安装在电路控制板9上的充电指示灯16、功能推钮11及光敏传感器18外接到灯右大身10上,以便观测和操作;灯右大身10上粘贴有电压铭牌标14;蓄电池12由应急灯壳体底部的电线门13装入应急灯壳体,然后用电线门13封锁住。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经上述设置安装完成后,通过AC电源线17接入市电,给蓄电池12充电;当光线变暗时,光敏传感器18触发应急灯工作;拨动功能推钮11可以选择单个LED射灯6工作,或荧光管柔和漫射光线照明,或LED灯板15高强投射光线作为高光强射灯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荧光与LED组合应急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实用新型目前的发明概念可以加以改变,而且所有的技术细节可以用同等的代替,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纳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纳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2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